- 主题:小声问一句:为啥不请王菲去
书本里好多类似ai的定义,
说白了通俗就是大陆乐坛搞得自以为的流行乐,
流行其实是西方音乐泊来得,通过80年代港台音乐这个桥头堡传过来得。
通俗得底子是国内民族乐和戏曲以及借鉴西方得美声,流行则是西方pop、rock、jazz、r&b、hippop这些音乐的汉化。
【 在 ap9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能懂点中文,应该就知道这ai讲的除了是瞎话,就是在说这两者一样。
--
FROM 220.194.45.*
什么乱七八糟的,青歌赛的“通俗唱法”指的就是“流行唱法”,叫法不同居然还变成两种东西了
【 在 mcbroom 的大作中提到: 】
: 青歌赛那些人唱的就是通俗唱法,对比流行歌手,有很大的差别。
: “通俗唱法和流行唱法的区别
: 通俗唱法和流行唱法是两种不同的演唱技巧和风格,它们在音乐风格、表达方式和技术要求上存在一些区别。以下是它们的主要区别:
: ...................
--
FROM 106.121.188.*
越编越离谱,一开始叫“通俗”,是因为当时“流行”音乐在内地还有很多争议,所以改个名字容易被接受,这也能变成两个东西也是够了
【 在 mcbroom 的大作中提到: 】
: 书本里好多类似ai的定义,
: 说白了通俗就是大陆乐坛搞得自以为的流行乐,
: 流行其实是西方音乐泊来得,通过80年代港台音乐这个桥头堡传过来得。
: ...................
--
FROM 106.121.188.*
唱通俗、唱民族、唱美声这些,其实也行,不过有点儿逆文化潮流罢了。
以前流行唱片年代,大部分唱片歌手,不练气息、不练混声,就凭本能唱,唱片公司有些半吊子老师,教一教你。
而西方现代流行歌手早就开始按照美声发展过来的声乐体系,用于流行演唱了,
就是流行声乐演唱专业,为啥国外歌手唱流行音乐的能力吊打国内,主要就在这。
中国近10年才开始慢慢有流行演唱专业和流行演唱教育,逐渐有了体系。
老一辈歌手,都没成体系练过声乐基本功呢。
这次歌手直播,其实最兴奋的就是那些卖流行演唱课的。
【 在 woailp 的大作中提到: 】
: 歌手,主要比唱功。
: 那些唱流行的靠的是特色、辨识度,上去天然就不行。
--
FROM 220.194.45.*
确实
虽然定义上很难区分通俗唱法和流行唱法
但是所谓通俗歌手一般是受过专业声乐训练的,唱功平均水准可以吊打流行歌手
比如谭晶这样的
王菲牛逼不是因为她唱功有多好
而是声音的质感和个人气质的结合以及词曲配乐的超高水准
【 在 mcbroom (韩粉的粉) 的大作中提到: 】
: 书本里好多类似ai的定义,
: 说白了通俗就是大陆乐坛搞得自以为的流行乐,
: 流行其实是西方音乐泊来得,通过80年代港台音乐这个桥头堡传过来得。
: 通俗得底子是国内民族乐和戏曲以及借鉴西方得美声,流行则是西方pop、rock、jazz、r&b、hippop这些音乐的汉化。
--
FROM 114.254.0.*
能不能别胡说八道了
【 在 mcbroom 的大作中提到: 】
: 唱通俗、唱民族、唱美声这些,其实也行,不过有点儿逆文化潮流罢了。
: 以前流行唱片年代,大部分唱片歌手,不练气息、不练混声,就凭本能唱,唱片公司有些半吊子老师,教一教你。
: 而西方现代流行歌手早就开始按照美声发展过来的声乐体系,用于流行演唱了,
: ...................
--
FROM 106.121.188.*
你看过青歌赛吗?我反正在20年前经常看青歌赛比赛,通俗唱法与现在的流行反正在我听来一下就能感受到差别。
姚贝娜2006年通俗唱法金奖,2008年就改名成流行唱法了,她拿了银奖。
姚本人却不想留在体制内唱通俗,想拥抱真正的流行乐,所以从文工团辞职的。
毛阿敏当年也想通俗转真流行,于是跑到香港出了唱片,流下了著名的《丢手绢》,一股子通俗味道,非常失败。
【 在 maga 的大作中提到: 】
: 越编越离谱,一开始叫“通俗”,是因为当时“流行”音乐在内地还有很多争议,所以改个名字容易被接受,这也能变成两个东西也是够了
--
FROM 220.194.45.*
你看这么早看了个寂寞
1984年首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播出后引起了不错的反响,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不按唱法分组,只是按照参赛选手单位分为专业组和业余组,这种大杂烩的比赛很不科学。加上上世纪80年代中期,港台有大量流行歌曲进入内地,邓丽君等人的歌在内地已经颇为流行,时任大奖赛总导演的邹友开考虑,第二届比赛能不能把流行音乐纳入进来,然后按照唱法分组比赛。
“当时社会上对于流行音乐尚有争议,邓丽君等人的歌曲都被称作‘黄色歌曲’、‘靡靡之音’,这个时候把流行音乐纳入到大奖赛中来,会不会有什么不妥······”,邹友开对此也顾虑重重。自己拿不准就找人商量,于是邹友开把时任音协主席的时乐漾和歌唱家李双江请到了办公室,关起门来开起了小会。当邹友开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两位专家的时候,二人竟然不约而同的表示支持。
时乐濛说:“音乐就是要大众化,寓教于娱乐。改革开放了,港台流行音乐堵是堵不住的,不如干脆将流行音乐引进大赛,为我所用”。在当时人们的印象中,流行音乐基本上就等同于港台音乐,为了有所区别,他们决定把“流行”唱法改为“通俗”唱法。李双江说:“通俗,就是通俗易懂。歌手唱歌就是要让老百姓通俗易懂”。于是,“通俗唱法”一说就此确立,从1986年第二届电视歌手大奖赛开始,就按照美声、民族、通俗三个组别进行,直到2008年的第13届青歌赛,“通俗”唱法才改回“流行”唱法。三种唱法的划分,改变了中国声乐赛事的格局,在中国的声乐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沈阳音乐学院流行音乐系成立于 1993 年。最初为通俗音乐专业 (系级建制) , 2000 年改为通俗音乐系,2003 年更名为流行音乐系。现任系主任吕常伟, 党支部副书记兼副主任李淑华。首任系主任范哲明, 历任党支部书记戴宝山、 孙博、 范凯、李岚枫。
【 在 mcbroom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看过青歌赛吗?我反正在20年前经常看青歌赛比赛,通俗唱法与现在的流行反正在我听来一下就能感受到差别。
: 姚贝娜2006年通俗唱法金奖,2008年就改名成流行唱法了,她拿了银奖。
: 姚本人却不想留在体制内唱通俗,想拥抱真正的流行乐,所以从文工团辞职的。
: ...................
--
FROM 106.121.188.*
和我说的有差别吗?名字,有个来来回回的变化,但要看内容阿,
通俗和流行那味还分不出来?通俗不就是早期“国产流行”吗,现在的流行其实是“合资流行”,相当于西方港台流行音乐本土化,唱法体系差别很大的。
你什么时候在青歌赛里听到大量使用气泡音、声带边缘化技术唱歌的?
基本都是字正腔圆的发生,主要都是强混声技术。
【 在 maga 的大作中提到: 】
: 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 沈阳音乐学院流行音乐系成立于 1993 年。最初为通俗音乐专业 (系级建制) , 2000 年改为通俗音乐系,2003 年更名为流行音乐系。现任系主任吕常伟, 党支部副书记兼副主任李淑华。首任系主任范哲明, 历任党支部书记戴宝山、 孙博、 范凯、李岚枫。
--
FROM 220.194.45.*
是的,当年唱流行的所谓国家队,很多是民美唱法或是通俗转过来的,
但是很难形成特色。谭晶算兼容的比较好的,然后是姚贝娜,近几年把美声和流行融合比较好的是周深,黄霄云还差不少火候。
【 在 bill21 的大作中提到: 】
: 确实
: 虽然定义上很难区分通俗唱法和流行唱法
: 但是所谓通俗歌手一般是受过专业声乐训练的,唱功平均水准可以吊打流行歌手
: ...................
--
FROM 220.19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