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华语音乐人大排名
很多00后听周杰伦,很多很多。
【 在 taimur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周杰伦的受众现在仍然是上网的主力军,其实他的歌有几首是能大家耳熟能详,肯定能流传下去的?这点他确实比不了罗大佑。
: 至于这个播放量,看数字绝对是有问题的,如果没作弊那可能跟算法有关,但肯定反应不了真实情况
: :
--
FROM 14.150.172.*
华语音乐开始扬眉吐气还真是从周杰伦开始的。以前港台音乐很多经典歌都是翻唱日本的,那时候罗大佑、李宗盛们,也没把华语音乐推到这么高的地位
罗大佑、李宗盛其实就是普通的音乐人,有人说他们风格多样化,其实就是没有自己风格。。。周杰伦属于开宗立派级别的了
【 在 taimur 的大作中提到: 】
: 80后不用说了,周杰伦就是他们的青春,神一样的人,所以评价不一定客观。
: 周的歌比较适合年轻人,现在听也不过时,这个也得承认
: 但放在更广泛的群体,周的歌接受度未必高,rap类的不用说了,就是中国风那几首,真正被奉为经典的感觉也没有。
: ...................
--
FROM 113.108.41.*
跟风罢了,就跟老一辈年轻人喜欢金庸,现在年轻人喜欢网小一样,年纪大了就会觉得无聊幼稚
【 在 Eldo 的大作中提到: 】
: 很多00后听周杰伦,很多很多。
--
FROM 42.102.230.*
周杰伦属于开宗立派级别没问题,音乐史上的地位肯定是已经确立了
【 在 BirdFans 的大作中提到: 】
: 华语音乐开始扬眉吐气还真是从周杰伦开始的。以前港台音乐很多经典歌都是翻唱日本的,那时候罗大佑、李宗盛们,也没把华语音乐推到这么高的地位
: 罗大佑、李宗盛其实就是普通的音乐人,有人说他们风格多样化,其实就是没有自己风格。。。周杰伦属于开宗立派级别的了
:
--
FROM 42.102.230.*
我们的年龄,跟风去喜欢罗大佑李宗盛的并不多,比我年轻一点的跟风喜欢刘德华的也不多,但怎么到了周杰伦,却有很多人跟风?跟他同年代的其他人也没有被跟风啊?
说到底还是有好歌。想晴天这样的歌,在中学生中也很受欢迎。黄家驹也偶尔还有中学生听,但黎明就少很多。
【 在 taimur 的大作中提到: 】
: 跟风罢了,就跟老一辈年轻人喜欢金庸,现在年轻人喜欢网小一样,年纪大了就会觉得无聊幼稚
--
FROM 14.150.172.*
不管啥媒体报道的
你也得看看人家说的是啥
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瞎理解
这个是苹果音乐里面的播放量排名
你可以统计一下身边有多少人日常听歌用苹果音乐
我们部门九人
6人使用苹果
使用苹果手机的5个80后,1个95后
5人使用网易云,1人使用viper hifi
根本就没人用苹果音乐听歌
这就是现实
所以我说苹果那个排名对于中国大陆一点意义都没有
因为那是一个高度偏差样本集中抽取的结果
没有任何统计意义
你要是去监狱做调研
你也能得出“洪洞县里没好人”这个结论
【 在 BirdFans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就是主流媒体报道的,你可以找到主流媒体辟谣的消息来反驳。还有,这是统计的中国的数据
: 罗大佑开演唱会票都卖不出去了
:
--
FROM 60.247.96.*
1、人家好歹做了统计,比你随口说一句靠谱多了
2、苹果用户是一个大群体,这个群体做出的统计数据,基本可以代替整个手机用户群体,偏差不会太大。其实在这种碾压性的数据面前,再纠结用户特点有任何意义吗。。。
3、网上最流行的一些港台音乐,几乎没有罗大佑的作品,很少,反而是翻唱日本的更多
【 在 fryingbird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管啥媒体报道的
: 你也得看看人家说的是啥
: 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瞎理解
: ...................
--
FROM 113.108.41.*
我觉得词比曲更重要,老鼠爱大米曲不错吧,词太烂了注定成不了经典
【 在 BirdFans 的大作中提到: 】
: 笨小孩好像是高枫作曲的,刘德华只是填词。一般说一首歌是谁写的,指的都是作曲人,而不是填词人。填词难度比作曲小得多
:
--
FROM 210.13.119.*
其实这首歌恰恰说明了曲子的重要性,曲子朗朗上口,歌词这么烂都能流行。反过来说,如果是曲子就很烂,歌词写成诗歌也没用
【 在 dajichuichui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词比曲更重要,老鼠爱大米曲不错吧,词太烂了注定成不了经典
:
--
FROM 58.250.178.*
苏轼也是先有的词牌,他再填的词
【 在 cha 的大作中提到: 】
:
: 上一个有这样地位的填词人,是不是叫苏轼?
:
--
FROM 1.11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