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没觉得易立竞好的么?
这些编剧不少以前也算是文学青年,写个契合文化人的稿子很正常吧,嘉宾哪会关注那么多八卦再来写稿啊;像许知远的你看北大门槛多低,这种梗他以前都不会关注吧,张大大是谁他可能都不知道,我这算经常关注八卦的也不知道阎鹤祥是谁,看节目才知道以前是郭麒麟的cp
【 在 xi475043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方面我没有足够的信息,不做结论。
: 也许嘉宾的差别在于是否基本修改的能力,能修最改就会给稿子赋予自己的标签。
: 如果这些编剧可以完美的契合个人风格,展现一定的价值观和思考,并给出不一样的文本结构表达方式,也是厉害极了。那这种厉害是不是像胡彦斌,编别人的曲金曲量产,自己创作精品需要精雕细琢未必可得?
: ...................
--
FROM 114.253.35.*
这是哪个点啊?是感觉易吐槽大张伟的有地方没听懂
【 在 iori97 的大作中提到: 】
: 但我还是更喜欢大张伟这种瞎闹的,因为易也不错,但有些梗还是能猜到,比如花的那个,当然这得真关注大张伟的才知道……
:
--
FROM 114.253.35.*
对嘉宾滤镜好高,隔行如隔山,嘉宾能有点自己的表演意见都算有主见的了,前几季的吐槽吐槽大会里,编辑都出来跟嘉宾一一对应的,大概编剧都会说到和自己嘉宾的合作;而且嘉宾重视程度也不一样,最新一期采访看弹壳就比较认真,感觉背稿了,自己也说要认真,易立竞看提词器好明显,这种就是来客串下,哪还会改文本,许知远更是来玩一玩,看他台下看节目就能看出来很游离的。上面说是双胞胎其中一个写的文本,其实一点不奇怪,看她们以前的脱口秀和采访,本来就是偏文艺卦的。
【 在 xi475043 的大作中提到: 】
: 感觉你提高了关注的门槛。互联网是有记忆的,素材可以去搜索的,幕后的职业编剧也不能对每个嘉宾如数家珍啊,经常他们听到说准备稿子去搜嘉宾资料发现什么什么。搜索补充六七个人的梗并不需要太多的时间吧,
: 梗仅仅是素材,如何呈现梗,文字和结构是另一个问题,这是文本的价值。
: 举个例子,弹壳是谁我不认识,gai是啥不知道,他们之间的恩怨不清楚,这是弹壳的梗,很多人都吐了,但昨晚易立竞关于这部分的文本个人感觉是目前最好的。
: ...................
--
FROM 114.253.35.*
我感觉前面是不是还说了别的,我还想是不是跟抄袭有关,好像是跟写歌有关,但是好像字幕没打?
【 在 iori97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花儿乐队重组了都没通知大张伟这事啊
:
--
FROM 114.25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