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张颂文演的太好了
张译演的还行,安欣的形象仍然是能立得住的,但是有不够真实的问题,这种不够真实不单纯是角色设定的原因,也有一个原因是张译自己的演绎有不够自洽的地方,例如他有时候演绎的一些搞笑、油滑,感觉和人物本身设定有冲突,还有他和高启强的关系,在表演时太随意了,没有演出对高启强的痛恨
总得来说,100分的话,张译能打75分,因为把安欣的实质表现出来了。张颂文能打95分,因为演得非常立体。
--
FROM 210.74.35.*
事实上张译为了把人物演立体,是作了不少努力的,其中一些和同事的搞笑打闹、对指导组一开始的戏谑语气等等。但可能恰恰能巧成拙,因为这些变化是表层的,而且不符合安欣的底层人格。那么怎么能避免安欣单纯的苦大仇深、僵化的形象呢?我觉得关键是要在表达内心的冲突上下更大功夫,例如面对和孟钰的关系、和高启强的关系、和曹、李、张等同事的关系。至于苦大仇深等等,不用刻意做表面文章去避免。能表达内心冲突,自然形象就不再单薄。
--
FROM 210.74.35.*
安欣内心的冲突以及最后的抉择、痛苦,没有得到充分表达。作为观众来旁观,张译对于角色的把握还是有不够到位的地方。安欣确实是一个复杂的角色,不应该单纯、平面。演绎这种复杂,难度并不逊色于演绎高启强。应该张译在这里还是被张颂文比下去了。
【 在 Clay88 的大作中提到: 】
: 按说安欣这个角色心理的复杂程度,并不低于高启强。在狂飙之中维护内心的坚持,在黑暗中完全没有任何光亮的黑暗中行驶二十多年,被领导打压,师傅的死人有那么蹊跷,唯一的战友又和他分道扬镳,被同事排挤,失去了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有人回复我,说他这个角色单薄,这样复杂经历,坚韧执拗的性格,应该非常饱满才对。而张译把这个角色演的很单薄,演成了一个唯唯诺诺的,优柔软弱的形象,实际上他应该是非常非常坚韧的人,不然怎么能在这种环境中坚持二十年不放弃呢?
--
FROM 210.74.35.*
倒不是说内心坚韧就一定要感情丰富,安欣自身作出了很多重大抉择,这些抉择是以某些重大丧失为代价的,包括友情、亲情、爱情、前途,他在作出抉择的时候,经历了怎么样的思想斗争、承受了多大的情感波动,这些没有得到充分表现。要知道哪怕是伟人、圣徒,归根结底开始也是一个人,也要符合人的一般逻辑。耶稣、释迦牟尼都不能例外。为什么不讨喜?因为张译没有演绎出人真正的复杂性,反倒是有点分裂、不自洽、违和,观众无法像对高启强一样共情,只能给他的表演打不到80分。情感是人的根本,圣人也不例外,圣人的正义感也不是没有来源、飘在空中的,越是圣人开始的时候感情越强烈,作出选择时越深沉、复杂。安欣这个角色的演绎不够丰富,尤其是没有在冲突和极端情境下表现出来,有编剧的锅,演员自己也体会不到位
【 在 Clay88 的大作中提到: 】
: 安欣这个角色二十年坚持在毫无希望的环境里和黑社会斗争,证明他非常坚韧,就是说他应该是个死心眼,而一个死心眼对待朋友和恋人的双重离去,内心不应该如此平静。他一定是隐藏了巨大的痛苦。而张译演的过于随意。
--
FROM 210.74.35.*
高启强的身份、地位几次变化,性格、气质随之变化,要演好这些复杂的面向,也不容易,张颂文做到了;但这些变化首先是明面上的,比较容易找到演绎的主线;与之相比安欣的变化,其实是暗线,把握起来难度某种程度上更大,更不好寻找切入点,所以张译的表演难度其实是高于张颂文的,我能想到的只有年轻时候的李雪健、梁朝伟,其他人真不敢说一定能演多好
【 在 Clay88 的大作中提到: 】
: 也许是高启强演的过于好了,显得他不出彩。
--
FROM 210.7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