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山海情里还有个地方感觉不合理
这个没有什么不合理啊,因为在那个地方蘑菇新鲜稀有,所以第一波种的人肯定能赚到钱,但后来跟风的就不一定能赚到钱了。
【 在 niu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是蘑菇的价格,2000年初啊,从产地种出的蘑菇能卖2-3块钱一斤实在不能理解,
: 我们家是在93年-96年左右那段时间,也响应村里号召种西瓜,种辣椒。
: 印在脑子里最深刻的就是卖辣椒的时候,总是喊好些亲戚来摘辣椒,那辣椒长的,
: ...................
--
FROM 61.131.123.*
对口购买是这几年才推行的事,以前哪有啊。虽然我没看剧,但其实楼主说的真没不合理等地方,有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养殖的就知道,新产品第一波种植养殖的都是能卖上很高价值的,一是新鲜感强二是产量偏少,县城很多都愿意花高价买了尝尝,更不用说卖到省城,第一波种的人普遍都赚了大钱。但第二波跟风种的就很多亏本的了,一方面是新鲜感没了,然而跟风上马产量又明显超出市场承载力了,价格就迅速跌下来了。
所以楼上很多拿那些大路货的农产品价格,特别是大路货农产品价格低谷期的价格和这些特色农产品价格来比,显然是比不了的啊。
【 在 CISO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是个例可能会失败,但现在强制对口地区单位买高价扶贫产品形成制度,就不会失败了,本质上和转移支付是一个意思,但做得更精细。单位基本就是靠工会福利完成任务,完不成的就靠党员。
--
FROM 140.243.214.*
单纯的农产品不是不能赚钱,就拿你提到的养鸡来说,我们那就有一个靠办小养鸡场出身,现在还是以养鸡为主业的人,混到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百位民营企业家的地位。2000年初蘑菇卖2-3块一斤不是很正常吗,那时好点的肉也差不多十块一斤了,不过既然是有上面指导的种植,很可能不是最普通的那种蘑菇,是有一定特殊品种的。
当然,和所有行业一样,要赚钱也不容易,大多也就是赚点小钱,做不好还会亏本。
【 在 niu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是蘑菇的价格,2000年初啊,从产地种出的蘑菇能卖2-3块钱一斤实在不能理解,
: 我们家是在93年-96年左右那段时间,也响应村里号召种西瓜,种辣椒。
: 印在脑子里最深刻的就是卖辣椒的时候,总是喊好些亲戚来摘辣椒,那辣椒长的,
: ...................
--
FROM 140.24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