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在两淮盐政任上,满打满算干了3年多,就于冬至病重,贾琏护送黛玉回扬州,林如海转过年9月份去世。就按照高恒的标准,五,六万两白银。
再说说高恒;出监山海关、淮安、张家口榷税,署长芦盐政(高恒的德行,不会消停)、天津总兵,
乾隆二十二年(1757)授两淮盐政,高恒在这个位置上一干就是八年,然后内调侍郎,仍然管理盐政。
乾隆33年,东窗事发,抄家抄出白银大约15万两左右。前前后后管理税务,长芦盐政,两淮盐政,最后任职侍郎,兼任内务府总管,前前后后差不多20年,都是肥差。抄家也就抄出现银15万两白银左右。
高恒很委屈,因为乾隆四次南巡,外加太后过70大寿,年年皇帝太后过生日进贡礼物,逢年过节给皇家进贡等等,办皇差花了500万两白银。也就是说;上贡及备南巡差共用银四百六十七万馀。
下面内容,粘贴复制;
盐政的全称“巡视盐政监督御史”,简称巡盐御史、盐政。虽为五品官,但属于钦差,身份地位比较高,是从三品的盐运使的上司。负责巡视监督盐务官及盐务,审核、调整盐价。盐政的权力很大,有单独的题奏权,有关盐务政策的变更可以直接报告请示皇帝。
其与河督、织造、税务等一样,在清代最为肥差,且多由内府旗人担任。
--
FROM 117.12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