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倾向于红楼梦的最初草本,是经历过明亡末世,清初不肯出世隐逸的一小撮汉族文人集体创作,明以近四亿人口被近四千万人口所亡,这种对汉文人的巨大心理冲击才能承载起红楼梦这种浓重的国破家亡的悲剧底色,他们常常聚在一起相对而坐无言哭泣捶胸顿足甚至会嚎啕大哭,相互反复追问如果当年可以开源节流应对灾年如果当年认可魏忠贤如果当年重用才能会不会挽大厦之将倾
【 在 computec 的大作中提到: 】
: 1 唯有悼明可以从主题层面解释:大厦将倾的必然性
: 唯有悼明可以解读,共情家亡血史的惨痛,悔恨,血泪
: 包衣奴才回忆录,这样的格局: 不配
:
: 2 唯有悼明可以自洽的解释:石头记的石,风月宝鉴的鉴,金陵十二钗的金,红楼梦的红
: 唯有悼明可以自洽的解释:金玉是何缘,木石是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ad 5Gen」
--
FROM 114.24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