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这个石头的真伪,决定了很多红学家的饭碗,所以
拼了老命也要按照自己的观点来论证它的真伪。
【 在 singleboy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99%的人不知道,曹雪芹葬在北京这个地方……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Fri Nov 17 20:39:58 2023), 站内
:
: 花明两岸柳霏微,
:
: 到眼风光春欲归。
:
: 逝水不留诗客杳,
:
: 登楼空忆酒徒非。
:
: 河干万木飘残雪,
:
: 村落千家带远晖。
:
: 凭吊无端频怅望,
:
: 寒林萧寺暮鸦飞。
:
: ——《河干集饮题壁兼吊雪芹》敦敏·清
:
:
: 99%的人不知道,曹雪芹葬在北京这个地方……
: 大运讲述人陶玮,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红楼梦学会理事,她从这首诗中,读到了曹雪芹与通州的情缘。
:
:
: 这首诗写的是河干凭吊曹雪芹的惆怅和哀思,而“河干”指的是潞河之畔。诗的作者敦敏是曹雪芹亲近的朋友,敦敏到潞河边凭吊曹雪芹的几首诗,也证明曹雪芹是葬在了潞河边上,也就是通州的地界里。
:
:
: 曹雪芹1728年从南京随家人返北京,必须在通州下船。早前,已经有不少学者,利用不断发现的一系列文字材料,比如奏折、清宫档案、曹雪芹朋友圈的诗文,以及《红楼梦》文本的相关描写内容,进行了有价值的推测,证明曹雪芹与通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墓葬在通州的可能性也极
: 蟆
:
:
: 目前通州张家湾保存着曹家的当铺、染坊、盐店等遗址保护,但与通州有关的最重要的曹雪芹的遗物,主要就是在通州张家湾发现的曹雪芹墓石。
:
: 关于“曹雪芹墓石”的争论,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一直延续到了现在,这种气氛良好的学术争鸣,对于推动《红楼梦》研究、文学史研究,乃至文化史、思想史研究,以及今天的大运河文化研究,通州文化研究都是极为有益的。
:
: 关于通州张家湾曹雪芹墓石的争论史,必然会写入红学史,也就成为文学史中的一部分,这也是通州在中国文学史地位的一个体现。
:
: 张家湾曹雪芹墓石的发现,证明曹雪芹有极大的可能,是葬在了通州,这个地方自然在文学史中,也就具有了重要的地位。漕运的兴盛、运输的发达,带来了明清时期,通州商业和经济的繁荣;也带来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在此的汇聚,因此通州在历史上,具有包容、多元的大运河文化
: 卣鳎簿哂卸汲俏幕哪承┨刂省
:
: 京杭大运河造就了通州,塑造着通州的文化,但更是都城内外交流的需求,树立了通州的地位。它是大运河文化的重要代表,又是都城文化的一个特殊表现,也应该放在大运河文化建设和北京文化建设的框架中去思考。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m.mysmth.net·[FROM: 111.197.21.*]
--
FROM 124.16.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