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门还有甄嬛传都有红楼梦的影子
【 在 lanlingxiao 的大作中提到: 】
: 曹雪芹回味落魄王孙记忆里的贵族生活,看上去只是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但正是这些真实的琐事,造就了经典不朽的地位。因为就算现在,也没有贵族吃饱了撑的又有才华,写这种小说,更不用曹雪芹的时代了,基本写小说都是些落地秀才,就算有这样的才华,也没有这样的阅历,就算二者都有,也未必会用生命码字,应该说,曹府的抄家,是曹雪芹个人的不幸,却是中国文学的大幸。
:
: 贾宝玉这个形象,不是英雄好汉,而是一个追求真实感觉的个人主义者,这种价值观在五四之后不稀奇,但在曹雪芹的时代,却是对维持社会运作的主流观念,也就是所谓伦常的背叛,但人性总是永恒不变的,所以红楼一出遍地火热不是没有道理的,那些当时的文人贵族,虽然自己可能没有意识到,但不妨碍他们向往宝玉和黛玉之间的爱情,或者是个人主义人生观,或者是自由精神,这才是红楼梦能在那时候洛阳纸贵的内核价值观。何况大多数百姓对贵族的生活本身就是天然的好奇,难得有个人肯曝光,还不拼命围观?
:
: 其实何止红楼梦,太阳底下无新鲜事,西方近代被列为经典文学的,几乎都是提倡人性本身的解放,尤其女性作者或者女性猪脚的,有一个算一个,全是女权主义先锋,随随便便就能列出一堆书名《傲慢与偏见》《安娜卡列尼娜》《飘》《查太莱夫人的情人》《包法利夫人》《简·爱》《玩偶之家》《茶花女》《羊脂球》等等,其实何止是红楼梦,太阳底下无新鲜事,西方近代被列为经典文学的,几乎都是提倡人性本身的解放,尤其是女性作者或者女性猪脚的,有一个算一个,全是女权主义的先锋,随随便便就能列出一堆书名《傲慢与偏见》《安娜卡列尼娜》《飘》《查太莱夫人的情人》《包法利夫人》《简·爱》《玩偶之家》《茶花女》《羊脂球》等等,这种心态发展到极致,就是武曌,芈月,甄嬛这些大女人小说,说白了全世界男人都喜欢女主,全世界女人都是恶毒女配,羡慕嫉妒恨,明明历史上这些人发达了一样开面首后宫,偏偏作者必须把她们写成纯情的傻白甜,所谓女人的YY,无非就是如此而已。有人说女性向的小说之所以倾向于保守,之所以相对于男人拔了无情女人十月怀胎成本太大,玩不起,但如果玩的起会如何?历史告诉我们,人性都是一样的,但偏偏现实里的人又做不到这样的挥霍,长期的教育不能接受这样的人设,但又向往代入这些大女人的霸气,于是矛盾就出来了,于是女频的作者们不得不睁眼说瞎话,给女王们打补丁,比如之所以收面首,仅仅是因为面首长的与真爱一模一样,又或者虽然有其他男人,但都是发乎情止乎礼,无怨无悔无条件的给女主做护花使者,又或者之所以出轨,是因为那是意外失散的青梅竹马真爱,巴拉巴拉,总之,借口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去挤,总是会有的。
发自「快看水母 于 PHM110」
--
FROM 101.7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