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是没看懂,不是先斩后奏的事,关键是这些文字背后显示了什么
36回,王夫人当着薛姨妈的面吩咐王熙凤“明儿挑一个好丫头送去老太太使,补袭人,把袭人的一分裁了。。。”
理论上,王熙凤是不敢违背王夫人的命令的。那贾母势必要问“这个新丫鬟是怎么回事?”“袭人现在归谁管?”之类的。
王熙凤怎么说?只能如实说是王夫人给了2两银子一吊钱把袭人收到宝玉屋里了。这就不是“先斩后奏”,是办事的时候就通知了。
依然已经通知了,为什么78回又说“所以直到今日才回明老太太”?
这两处文字的矛盾,唯一合理解释就是,贾母根本不关心王夫人怎么处理一个丫鬟。
在贾母眼中,丫鬟就是工具,贾母根本没拿这些丫鬟当人看,也不关心这些丫鬟的未来。
比如鸳鸯拒绝贾赦,贾母可曾想过自己归西那一天鸳鸯会怎样?
鸳鸯的妈死了也不放她回去,袭人的妈死了给贾母报备过,贾母要想半天才想起来有这回事。
不止这样,凡是姨娘,都是被贾母当奴才看的,甚至因为“长得漂亮”而被贾母记恨。
比如贾母评价尤二姐“人太生娇俏了,可知心就嫉妒。凤丫头倒好意待她,她倒这样争风吃醋的。可是个贱骨头。”
尤二姐死了贾母居然说:“。。。一烧或乱葬地上埋了完事。”
贾母给王熙凤凑钱过生日的时候,请了赖嬷嬷和三四个有体面的老妈妈,但根本不想让周姨娘和赵姨娘参与,说明在贾母心中,这两个姨娘连奴才都不如。
袭人被贾母说“拿大”,也是因为在贾母心中,你当了姨娘也是奴才,和王夫人“先斩后奏”根本没有关系。
晴雯被王夫人赶走了,贾母也只感叹一句“晴雯怎么变坏了?”之后马上就为宝玉得到贾政的夸奖开心了。为什么贾母不关心晴雯被赶走后病好没好?现在怎么样?因为晴雯这种姨娘的“备胎”是随手可得的,而且当了姨娘也无非是个奴才,有什么资格让老太太多关心一句?
对丫鬟和姨娘的态度都说明了贾母根本不care丫鬟/姨娘们的死活。所以王夫人才会在把袭人调走的时候通知贾母一遍,在78回又重新给贾母解释一遍。因为她如果不解释,贾母根本不会care你做了什么。
【 在 zipp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不就是先斩后奏吗,联想到谁想娶鸳鸯时,贾母明知不是王夫人的事,还是骂了她一顿,不就是发泄她偷偷给袭人名份吗
--
修改:wwwsmthnet FROM 111.42.148.*
FROM 111.4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