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各自理解吧,有曹家的例子在,我觉得靠借国库亏空的事,也未必就不可能。
至于冷子兴所说的,他还说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所以这里也是看读者怎么理解
了,算不上明确的证据。
2. 原文并没有说,贾雨村复职的钱是林如海出的,他只是说跟贾家说了,即使
需要费用,也不用贾雨村操心,并不能否定贾家出这笔钱的可能。
至于贾琏为什么待了9个月,林黛玉走的时候,贾母老太太就有交代,要贾琏送,
仍叫带回来。这样,在林如海病重,林家又只有一些旁支亲戚的情况下,贾琏怎
么可能一走了之。
至于贾琏打发一个心腹小丫头找贾母的情节,在哪里?还请指教,我只看过说打
发昭儿回来报信,一个是林姑爷死了,一个是后续安排,看看老太太有没有什么
吩咐的,这个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至于办丧事的人,林如海是死在任上,并且后
文慧紫鹃试忙玉的时候,宝玉、老太太和紫鹃三个的嘴里都说过,林家确实没人
了,纵有也是极远的,族中也都不在苏州住,各省流寓不定。
这种情况下,领了老太太命令护送林黛玉的贾琏协助处理丧事及后续不是很合情
理的事嘛?怎么就成了抢夺遗传了呢?
回来后,凤姐态度异常亲密,看看上下文,那是因为琏二爷成了国舅爷啊,况且
小别胜新婚,凤姐这个态度解释为贾琏弄回来林家的遗产,这个恐怕太牵强。
至于贾琏那句再发个三二百万的财,历来是被作为贾家侵占林家财产的铁证的,
尤其是有个再字,但其实,我个人理解,这不过就是一句口语化的表达而已,就
如同缺钱的时候,说一句,我要是再能中个五百万的彩票就好了一样,这里的再,
并不一定代表以前发生过,再一次发生。
至于林如海的死安排在这个时间节点,庚辰本这一回后有段批语,大意是说,
小说中林黛玉是正人,秦可卿为陪客,后面要写秦可卿之死和凤姐的大段文字,
所以先把林黛玉支走了。这个批语有没有道理就看个人理解了,但我觉得你所说
作者安排林如海死在这个时候的目的,似乎不够充分。
3.这个涉及到对具体人物的个人理解,见仁见智吧,但如果说这算是贾家侵占林家
财产的证据,恐怕离的有点远。
【 在 wwwsmthnet ((~@~))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为啥最近的舆论都说林黛玉家里很有钱?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Nov 13 21:28:23 2021), 站内
:
: 1、冷子兴明确说了“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没很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
: 借钱更是不可能的,借这么大笔钱,基本上还不上,后面情节不可能不提及。
:
: 2、林家有钱是肯定的。四代世袭侯爵,林如海又为官多年。贾雨村买官的钱就是林如海出
: 的。贾蓉买一个‘候补’五品是一千二百两,贾雨村买个应天知府要多少,可想而知。既然
: 林如海深谙‘做官之道’,想必不是腐儒,该贪还是会贪的。
:
: 林如海道:“天缘凑巧!因贱荆去世,都中家岳母念及小女无人依傍教育,前已遣了男女船
: 只来接……此刻正思向蒙训教之恩,未经酬报;遇此机会,岂有不尽心图报之理!但请放心
: ,弟已预为筹划至此,已修下荐书一封,转托内兄务为周全协佐,方可稍尽弟之鄙诚,即有
: 所费用之例,弟已于内兄信中注明白,亦不劳尊兄多虑矣!”
:
: 林家既然有钱,又有堂兄弟在,贾琏一个外姓,巴巴的去林家呆了9个月为的是什么,显然
: 是凭借黛玉的抚养权争财产去了,林家不至于缺了这个外人连葬礼都办不明白。所以有个情节是贾琏打发一个心腹小丫头回来“找贾母”,王熙凤还问了一下为什么这么安排。后来贾琏回来,凤姐态度亲密异常。再后来贾琏当着凤姐的面说“再发个2、3百万的财”。一切都对得上。
:
: 另外,作者安排林如海在这个时间节点死,显然有目的,否则林如海早死晚死,对省亲没有任何影响。
:
: 3、林黛玉这个人,是经常口不对心的,她对宝钗诉苦,说自己没钱,但你看这到处撒钱的
: 状态,是担心自己没钱的人么。她潜意识里,自己并不差钱。
:
:
:
:
:
: 【 在 icetea (冰糖葫芦~热的) 的大作中提到: 】
: : 我个人的看法,这些可以算作推测或猜测的线索,但算不上证据。
: : 并且,
: : 1. 入不敷出说的是收入抵不上支出,但并不代表贾家没有家底。
: : ...................
:
: --
: 建立新中国的时候,除了军队是自己缔造牢牢控制之外,科、教、文、卫等各方面并没有人才,基本留用了国 民 政 府旧公务员。 这批留用人员(特别是占据要害职位)中的一部分和资本家地主后代高度重叠;土改 反 右 文 革几波清洗,打死了一批,否则30年前那次就已经翻车了;但终究还是隐藏下不少。同时他们也有大量的亲朋故旧当年逃走后散布在香港台湾和海外。当年很多地主资本家都是两头下注,一个儿子入tg,另一个入kmt。改开一开始,这些盘根错节深厚的人脉关系迅速内外勾结,巧取豪夺控制了大批的社会资源和财富;这边国营企业的厂长党委书记,他亲兄弟就在台湾,这种情况也不少,国有资产贱卖给外资,那是又快又好。这就是当代的买办资产阶级。再勾结一部分腐化的红 二 代,拉拢一些老农民的儿子当白手套黑手套,凑一起就构成了官 僚资产阶级。
: 高校(特别是解放前美国人创建的买办学校)文科院系的汉奸大本营,像芳芳晓松这样的都是买办的代表; 人自强,是官僚资产阶级的典型 潘11,是买办资产阶级的典型; 柳全志原是官僚资产阶级,后来变成买办资产阶级的杂种; 。。。
: 这两个团伙的阶级属性,决定了它们永远会维持 买 办 和官 僚的反动盈利,维持 高 房 价,维持把青霉素卖的比金条还贵的医药 垄 断,维持学区房的稀缺。积极寻求和勾结 帝 国 主 义发动政变。所以都是剥皮抽筋,死有余辜。
:
:
: ※ 来源:·水木社区 mysmth.net·[FROM: 60.219.155.*]
--
FROM 124.16.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