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中年以后回忆往事注重感情,这没有问题
正因为如此,作者通过书中写的宝玉对晴雯一般透漏出了作者的悔恨
作者安排了黛玉的成长,宝钗的成熟
唯独宝玉一直没有成长(除了悟出得不到所有女孩子的眼泪)
这是为什么?就是在写他的悔恨啊
我同意作者的悔恨,和他一起批判没有成长的宝玉
【 在 zipp (天地不拘兮心无喜悲) 的大作中提到: 】
: 书中是宝玉的少年时期,作者在写书时,已是中年,可以说潦倒半生,回忆昔日的荣华安慰自己的孤独,历尽离合的作者,此时重视的是啥?是感情,从对晴雯的态度可以看出,当时宝玉对晴雯很一般,对袭人就好很多,但两人的判词感情却翻过来了。
--
FROM 111.4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