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悼红轩和内帏题材
《红楼梦》第一回云:
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
分出章回。
“悼红轩”,顾名思义,人们不禁会想其中的“红”究竟是指谁。许多看官至今还以为“悼红轩”为“怀闺秀”而立,他们以为“红”指红颜,即众“闺秀”,也就是那些童时耳鬓厮磨的姐妹。细推起来并不恰当:首先不着边际,太宽泛。“红”可指天下所有死去的闺秀,并未突出书中所写女子。其次,那些与他同龄的“当日所有之女子”也并未全部死去,至少有一半还活着,不容他妄悼淫祀。此“红”应指一个名字中带“红”的女人,“悼红轩”正是为纪念这个“红”而立。这与后来“捉蒋亭”的“蒋”字指蒋光头如出一辙。而且这个“红”非常可能是所谓《情僧录》的真正作者。雪芹在纪念这个“红”的馆内,即“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编辑了《情僧录》,并最后定名为《金陵十二钗》。知人论世,当时按“礼”,妇女笔迹不能外传,犹其在“理学”盛行的明清裹脚时代,更何况三流九教的小说作者?这情形在《金陵十二钗》里还被特别提到过,所以作者只能假借“空空道人”来传播这番假言村语,可谓用心良苦也,我辈不可不察。
这部以妇女为题材为中心的小说,范围基本不出家庭、花园和闺阁“内帏”。对外面的世界提得最多的是寺院,但都很简单。提到官衙府廨和嘿社会同样也是语焉不详,从未具体描述过。作者通过对典型精英上层贾府大家庭环境和人物,带有鲜明反男权专制倾向栩栩如生的描写,反映了清初上层妇女的心理外貌和她们的“行状”,连宝玉也不脱内帏脂粉气。这当与作者从小囿于闺阁,生活在相似环境中耳濡目染的经验感受有关,而对外部世界没有实践经验,不甚了了,故不能反映也,作者是女同志?
--
修改:chunzai FROM 117.143.137.*
FROM 117.143.137.*
笑死,很有意思的推断,简直比悼红还惊诧
【 在 chunzai 的大作中提到: 】
: 《红楼梦》第一回云:
: 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
: 分出章回。
: ...................
--
FROM 5.34.223.2
硬扯在一起无意义,明明说曾有过四个书名:
《情僧录》
《红楼梦》
《风月宝鉴》
《金陵十二钗》
最后定为《石头记》,很少有人会将它与“朱”相关
【 在 ganymedes 的大作中提到: 】
: 笑死,很有意思的推断,简直比悼红还惊诧
:
--
FROM 117.143.138.*
这个红我倒是觉得就单纯指女孩子
悼红是作者为这些女性不可避免要丢掉清纯的命运而哀悼
她们没有结婚前本来都是清纯可爱的
结婚以后受尽世俗荼毒
各个都不可爱了
【 在 chunzai 的大作中提到: 】
: 硬扯在一起无意义,明明说曾有过四个书名:
: 《情僧录》
: 《红楼梦》
: ...................
--
FROM 5.34.223.2
正是此意
此书在脂砚斋定为《石头记》之前已有小规模流行,脂砚斋最后修改确定后成为定本才大规模流行,以至“洛阳纸贵”很多粉丝。所以窃以为脂砚斋没有见过作者,他的批语不可信的
【 在 ganymedes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红我倒是觉得就单纯指女孩子
: 悼红是作者为这些女性不可避免要丢掉清纯的命运而哀悼
: 她们没有结婚前本来都是清纯可爱的
: ...................
--
修改:chunzai FROM 117.143.138.*
FROM 117.14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