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先从判词和红楼梦曲看开去-宝钗
我是从一开始看红楼梦,就喜欢黛玉,我也不明白为什么那时候有很多人说黛玉不好的,我觉得书里写黛玉发脾气的内容都特别可爱,很招人喜欢,也不知道为什么,那时候才上初中而已。
【 在 ganymedes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东西哪有什么输赢
: 我一直不赞成非黑即白的读法
: 每本书在每个人那里都可以读出不同的味道,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观点
: ...................
--
FROM 183.241.48.*
说黛玉不好的多是受了87红楼梦的影响
那个版本贬黛彭钗很严重
林黛玉颜值似乎不如薛宝钗,声音太尖细,听着难受
还改了好多剧情,都是降低林黛玉好感度的
比如送宫花那里,加了一个把花扔回去的动作,显得轻浮,刻薄
【 在 newzzdx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是从一开始看红楼梦,就喜欢黛玉,我也不明白为什么那时候有很多人说黛玉不好的,我觉得书里写黛玉发脾气的内容都特别可爱,很招人喜欢,也不知道为什么,那时候才上初中而已。
:
: 【 在 ganymedes 的大作中提到: 】
: ...................
--来自微微水木3.5.17
--
FROM 111.193.4.*
赞一个人“行动好好似风拂柳 娴静犹如花照水”
用这种可以成典的句子,一般诗人都作不来。
另一个人“貌美如花“, 这不口水话纯敷衍吗
【 在 Aday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再好好琢磨琢磨
: 才华出众,貌美如花,当然是夸了
: 我不喜欢你,这是态度,不是评价。
: ...................
--
FROM 117.153.219.*
那不如再看看宝钗初入贾府的描述和脂批
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插图][插图]总是奇峻之笔,写来健拔,似新出之一人耳。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插图][插图]此处如此写宝钗,前回中略不一写,可知前回迥非十二钗之正文也。◇欲出宝钗,便不肯从宝钗身上写来,却先款款叙出二玉,陡然转出宝钗,三人方可鼎立。行文之法又一变体。人多谓黛玉所不及。[插图][插图]此句定评,想世人目中各有所取也。按黛玉宝钗二人,一如姣花,一如纤柳,各极其妙者,然世人性分甘苦不同之故耳。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插图][插图]将两个行止摄总一写,实是难写,亦实系千部小说中未敢写者。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去顽笑。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插图][插图]此一句是今古才人同病,如人人皆如我黛玉之为人,方许他妒。◇此是黛玉缺处。宝钗却浑然不觉。
【 在 bajie0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赞一个人“行动好好似风拂柳 娴静犹如花照水”
: 用这种可以成典的句子,一般诗人都作不来。
: 另一个人“貌美如花“, 这不口水话纯敷衍吗
: ...................
--
FROM 223.104.42.*
@adaye 兄热情可嘉,水木之幸,呵呵,现在还去古诗词版吗?
空对着到今方信三句,可能是曲子比如元曲里头常用的鼎足对,也就是第一句空对着是出句,后面2、3句都是对句,三足鼎立。然后又有各种演变,比如2、3句之间自己也可以对仗,或者1、2句是出句,3句是对句。这里的一个问题是3句叹人间形式上跟1、2句不够对偶,1、2句是标准对仗,化自高启的梅花诗应该无疑问,怎么解读另说,呵呵@killer41
窃以为3句是对1、2句的一个总结“对句”,算意对好了
【 在 Adaye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先从判词和红楼梦曲看开去-宝钗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Sep 22 11:31:29 2025), 站内
:
:
: 可叹停机德, 堪怜咏絮才。
: 玉带林中挂, 金簪雪里埋。
:
: 都道是金玉良姻, 俺只念木石前盟。
: 空对着、 山中高士晶莹雪;
: 终不忘、 世外仙姝寂寞林。
: 叹人间、 美中不足今方信。
: 纵然是齐眉举案, 到底意难平!
:
:
: 从判词和红楼梦曲看,作者对薛宝钗持肯定态度。
: 这个同意吗?
:
: 注意状语,不要引申。
: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mysmth.net·[FROM: 223.104.40.*]
--
FROM 112.47.119.*
这个内心活动,没任何必然的联系。
【 在 bajie0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赞一个人“行动好好似风拂柳 娴静犹如花照水”
: 用这种可以成典的句子,一般诗人都作不来。
: 另一个人“貌美如花“, 这不口水话纯敷衍吗
: ...................
--
FROM 120.244.160.*
水木敏感词众多,本来不宜发帖,今次只为测试mac下的终端而来,长话短说
我算是class struggle派,钗黛一体,一个顺,一个逆,类似明清,最终都是统统完蛋的
停机之德乐羊子妻,最后面对盗贼胁迫,以死保持贞洁
山中高士袁安,另可自己僵卧,也不随便给人添麻烦,宝钗最后是有苦自己吃的性格
举案齐眉,东汉梁鸿孟光微时故事
所以现行后四十回大体上是符合判词的,宝玉出家,宝钗守活寡,儿子拉扯大
举案齐眉不好解释,脑补的话还可以有贾府败落,宝玉宝钗流落江湖但是相敬如宾的情节
【 在 Adaye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先从判词和红楼梦曲看开去-宝钗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Sep 22 11:35:17 2025), 站内
:
:
: 作者这里描述宝钗:
: 1,停机之德
: 2,山中高士
: 3,宝玉宝钗之不足之美
: 4,宝玉宝钗之举案齐眉
:
: 所以,总体评价是正面的。
:
: 【 在 Adaye 的大作中提到: 】
: : 标 题: 先从判词和红楼梦曲看开去-宝钗
: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Sep 22 11:31:29 2025), 站内
: :
: :
: : 可叹停机德, 堪怜咏絮才。
: : 玉带林中挂, 金簪雪里埋。
: :
: : 都道是金玉良姻, 俺只念木石前盟。
: : 空对着、 山中高士晶莹雪;
: : 终不忘、 世外仙姝寂寞林。
: : 叹人间、 美中不足今方信。
: : 纵然是齐眉举案, 到底意难平!
: :
: :
: : 从判词和红楼梦曲看,作者对薛宝钗持肯定态度。
: : 这个同意吗?
: :
: : 注意状语,不要引申。
: :
: : --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mysmth.net·[FROM: 223.104.40.*]
: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mysmth.net·[FROM: 223.104.40.*]
--
FROM 112.47.119.*
谢提醒
表个态,我对索隐派哪怕是悼明说没有明显立场,可能鼓励更多。诗无达诂,也是一个研究方向,本来这里就是大众论坛。至于研究成果高不高明,是不是真的能立得住,那是第二位的,呵呵
【 在 killer41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先从判词和红楼梦曲看开去-宝钗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Sep 23 11:48:28 2025), 站内
:
: 看看射覆那段吧,这是作者常用的手法。他引这首诗,就是为了引出满和明。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 在 freeguy 的大作中提到: 】
: : 高启”雪满"那句,用的是东汉袁安卧雪的典故,夸梅花的。要索引出个满字来,不做评价,山中高士说是高启的原创出处可能差不多
: : 问题是高启是不到四十就被朱元璋腰斩的,不说绝对冤案吧,起码是有争议的,因为高启“悼”的或者忠的是张士诚,呵呵
: --
:
:
: ※ 来源:·
https://exp.mysmth.net·[FROM: 139.189.29.*]
--
FROM 112.47.119.*
赞通透。一千个人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过肯定带偏见的说,王子复仇记比红楼梦简单得多,呵呵
我年轻时也是自以为掌握了真理,一定要输出,经常水木上跟人吵架
哪怕前阵子贵版讨论红楼诗词,还犯了嗔戒,考人格律了
自省中
【 在 icetea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先从判词和红楼梦曲看开去-宝钗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Sep 23 10:42:43 2025), 站内
:
: 不一样,越往实处去理解,越有利于附会到真实世界中去,
: 还容易让听众觉得有道理。
:
: 【 在 Adaye 的大作中提到: 】
: : 标 题: Re: 先从判词和红楼梦曲看开去-宝钗
: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Sep 23 10:40:44 2025), 站内
: :
: :
: : 大同小异的事情嘛
: :
: : 就像如坐针毡,他坐在了钉子上,他处境艰难,就像坐在了钉子上,都差不多
: :
: : 【 在 icetea 的大作中提到: 】
: : : 标 题: Re: 先从判词和红楼梦曲看开去-宝钗
: :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Sep 23 10:26:59 2025), 站内
: : :
: : : 这就是我昨天说的那个,同样一句判词,有人往实里去理解,有人往意项
: : : 去解释,并且都认为是显然的事情。
: : :
: : : 【 在 zipp 的大作中提到: 】
: : : : 标 题: Re: 先从判词和红楼梦曲看开去-宝钗
: : :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Sep 23 08:57:06 2025), 站内
: : : :
: : : :
: : : : 这个解读太望文生义了,林中挂,这句是为了嵌林黛玉的名,我的理解是林黛玉生活在贾府
: : : : 这个敌对的丛林里,宝钗的雪中埋,对应的是她住的象雪洞一样的屋子,心无生机
: : : :
: : : :
: : : : 【 在 Adaye 的大作中提到: 】
: : : : : 即便不是这样直接的结局,也应该是差不多的意思。
: : : : : 一个林中消匿,无人问津。
: : : : : 一个雪中埋没,光芒不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mysmth.net·[FROM: 171.14.171.*]
: : :
: : : --
: : : 大地在我腳下!國計掌於手中!哪個再敢多說話?!夷平六國是誰?哪個統一稱霸?誰人戰績高過孤家?!高高在上,諸君看吧,朕之江山美好如畫登山踏霧,指天笑罵,捨我誰堪誇?!秦是始,人在此,奪了萬世瀟灑.頑石刻,存汗青,傳頌我如何叱咤.
: : :
: :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mysmth.net·[FROM: 114.249.185.*]
: :
: : --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mysmth.net·[FROM: 223.104.40.*]
:
: --
: 大地在我腳下!國計掌於手中!哪個再敢多說話?!夷平六國是誰?哪個統一稱霸?誰人戰績高過孤家?!高高在上,諸君看吧,朕之江山美好如畫登山踏霧,指天笑罵,捨我誰堪誇?!秦是始,人在此,奪了萬世瀟灑.頑石刻,存汗青,傳頌我如何叱咤.
:
:
: ※ 来源:·水木社区 mysmth.net·[FROM: 114.249.185.*]
--
FROM 112.47.119.*
从结构分析每一句的作用,赞。
【 在 freeguy 的大作中提到: 】
: @adaye 兄热情可嘉,水木之幸,呵呵,现在还去古诗词版吗?
: 空对着到今方信三句,可能是曲子比如元曲里头常用的鼎足对,也就是第一句空对着是出句,后面2、3句都是对句,三足鼎立。然后又有各种演变,比如2、3句之间自己也可以对仗,或者1、2句是出句,3句是对句。这里的一个问题是3句叹人间形式上跟1、2句不够对偶,1、2句是标准对仗,化自高启的梅花诗应该无疑问,怎么解读另说,呵呵@killer41
: 窃以为3句是对1、2句的一个总结“对句”,算意对好了
--
FROM 120.244.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