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砚斋的真实身份是谁?一说是作者自己,一说是作者妻子,一说是作者叔叔,百年来莫衷一是。其实甲戌本和庚辰本的脂砚斋批语中留下了很多信息,对照相关史实能够确认其真实身份。
周汝昌认为脂砚斋和畸笏叟是同一人,主要是通过庚辰本中关于黛玉白描美人画的两条眉批所包含的信息推断而来,并考证出从壬午年开始不再使用脂砚斋而换用畸笏叟作为笔名,而从“叟”字可以推断这一年脂砚斋已经有60岁了。
甲戌本脂批说“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甲午八日泪笔”,我们因此知道《红楼梦》作者是在壬午年(1702年)除夕去世的。
甲戌本脂批还提到在“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一节,脂砚斋将可卿如何死故隐去,“故赦之,因命芹溪删去”,这种命令式的口吻和有权决定《红楼梦》内容可以推断出在现实中脂砚斋可能是作者的长辈或者上级,而且公认脂砚斋和作者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从下图中可以看出,在《明史》编撰者中,只有张玉书在壬午年是60岁,而在该年除夕去世的也只有严绳孙。张玉书和严绳孙不仅都是《明史》编撰成员,而且分别是镇江和无锡人,说是同乡也不为过了。张玉书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是正一品高官,深受康熙器重,而严绳孙只是“布衣翰林”,虽然年龄比张大,但听命于张是很自然的。
这个推断的一个矛盾之处在于 “甲午八日泪笔”的落款,因甲午年是1714年,而张玉书是1711年去世的。但目前很多研究从这条批语前后的批语落款时间都是“甲申”年相近的年份,而“甲午”则和其他批语年份相差太久为由,认为可能是抄录过程的笔误,此处应是“甲申”(即1704年)。

--
FROM 112.96.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