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讨论]浅谈红楼梦的文献征引特点和作者年代问题
沙发你这态度不对啊
你用结论判断是非 那么以后谁还和你讲证据?
【 在 killer41 的大作中提到: 】
: 恭喜你,虽然绕了一大圈,还是得出了一个显而易见的正确结论。
--
FROM 223.72.70.*
第24回:贾芸的舅舅卜世仁(谐音“不是人”)抱怨外甥时,提到“水浒传里的黑旋风李逵”,调侃其性格粗莽,这是书中直接点出《水浒传》人名的例子
【 在 Fcity 的大作中提到: 】
: “世人公认学富五车的博学大才”拔的有点太高了吧,《儒林外史》、《隋唐演义》均是小说之流,在当时谈得上啥学术进展,把“做学问”与此类小说联系在一起,估计曹雪芹都得气得棺材板翘起,而且《儒林外史》问世后一直以抄本流传,直到嘉庆间方有刻本问世,不见得有多大影响。
: 建议读一读梁启超、陈垣先生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了解一下古人所谓的“学术”是指啥再来谈
--
FROM 39.144.46.*
我也补充1个明代的文学作品:
1)脂批指出第18回元妃点戏《仙缘》(出自《邯郸记》)伏甄宝玉送玉,隐喻富贵如梦、世事无常。
--
FROM 39.144.46.*
不明白你想表达什么意思,《水浒传》是明代的,红楼梦引用明代小说很正常啊,还有《西游记》呢
【 在 tianyalaike 的大作中提到: 】
: 第24回:贾芸的舅舅卜世仁(谐音“不是人”)抱怨外甥时,提到“水浒传里的黑旋风李逵”,调侃其性格粗莽,这是书中直接点出《水浒传》人名的例子
:
--
FROM 210.12.223.*
指代孔毓圻的依据是什么?孔继宗是继字辈的,差了辈分不太合适吧
【 在 computec 的大作中提到: 】
: 1702 对应的是 孔毓圻
: 继宗 这两个字包含的政治隐喻显而易见
: 因为这个宗字 严重违背了孔家起名的规律
: ...................
--
FROM 122.192.76.*
你知道继宗是什么意思吗
不知道就没必要再和你说了
【 在 cldysmt 的大作中提到: 】
: 指代孔毓圻的依据是什么?孔继宗是继字辈的,差了辈分不太合适吧
--
FROM 223.72.70.*
你要知道你就说,你知道的意思也不一定就对
我的关注点在于这个孔继宗是虚构的,继字辈的孔继濩死于1719年,在世时没有承袭
【 在 computec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知道继宗是什么意思吗
: 不知道就没必要再和你说了
:
--
FROM 122.192.76.*
楼主的证据避而不谈,却对一句主观评价(虽然我觉得这句评价一点没有过誉)揪住不放,是曹家沟人的共性特点。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Fcity 的大作中提到: 】
: “世人公认学富五车的博学大才”拔的有点太高了吧,《儒林外史》、《隋唐演义》均是小说之流,在当时谈得上啥学术进展,把“做学问”与此类小说联系在一起,估计曹雪芹都得气得棺材板翘起,而且《儒林外史》问世后一直以抄本流传,直到嘉庆间方有刻本问世,不见得有多大影响。
: 建议读一读梁启超、陈垣先生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了解一下古人所谓的“学术”是指啥再来谈
: --
:
--
FROM 36.1.89.*
赞楼主研究精神
一个小疑问,清初的学术传播速度有没有如今这么快,写出来发网上,第二天就可能爆红
其实可以关注一下1702-1762主流作品的互引情况,可能有助于进一步判断
如果儒林外史(或其他lz提名的重要学术文献)明确引用了1762年之后的流行作品,而且这种引用普遍存在
那lz结论基本可以站得住。
如果儒林外史的涉及文献,还不如红楼梦,最晚只能到1680年之前,那反而说明的确是文化传播速度跟不上,1762也很有可能
【 在 freeshare 的大作中提到: 】
: 甲戌本脂批说“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从红楼梦的流传情况可以推断这里的“壬午”只能是1702年或者1762年,而主流观点一般认为作者的逝世年份是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作者的年代划分直接涉及红楼梦的创作主旨和背后影射等问题,因此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 红楼梦的文献引述覆盖经史子集,特别是密集引用明末清初的文献。下图是按照时间排列的《红楼梦》文献引述情况(略去了元代以前的文献),右边的两条红线分别是1702年和1762年,对应作者可能的去世年份。不难看出,《红楼梦》密集引用明末清初的文献至1703年就戛然而止,但是1703年引用的《女仙外史》和《坚瓠集》是脂砚斋在批语中提出,而《续琵琶》是曹寅创作的戏曲,戏曲的演出一般是早于剧本的出版年份的。
: 世人公认作者是学富五车的博学大才,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从1702年到1762年这60年间清代的学术蓬勃发展,出现了袁枚、赵翼等大家和《儒林外史》、《隋唐演义》等名著,如果作者直到1762年才去世,为什么对这期间大量的学术进展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这违背了做学问的基本规律。
: ...................
--
FROM 61.130.183.*
继字辈的 成为衍圣公是在1723年, 雍正朝。
【 在 cldysmt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要知道你就说,你知道的意思也不一定就对
: 我的关注点在于这个孔继宗是虚构的,继字辈的孔继濩死于1719年,在世时没有承袭
--
FROM 117.153.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