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反清复明”,醉翁之意不在酒
但被程伟元改“正”了,这是个未知阴谋,于《四库全书》是同样命运,一辙,不是偶然。但很正常,《尚书》也是假的。胡适于红功不可抹
【 在 Pukou 的大作中提到: 】
: 红楼梦的智慧就在于,堵满清蛮夷看不懂啊。
: 现在都很多人看不懂呢,乍一看这不就是儿女情长家长里短嘛
--
修改:chunzai FROM 117.143.136.*
FROM 117.143.136.*
周期性,但清末的复明醉翁之意不在酒,在灭清
五十年前将红看作儒法斗争的活教材,醉翁之意在批“周公”
【 在 longspr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社会发展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大明灭亡是咎由自取的。
--
修改:chunzai FROM 117.143.136.*
FROM 117.143.136.*
都是特供?
【 在 tortelee 的大作中提到: 】
: 明朝皇帝太能花钱,嘉庆一个人半个江南的税收
--
FROM 117.143.139.*
自己“打破旧的模式”几乎不可能,自己给自己开刀?
所以清末进步知识分子才提复明,继续徐光启那套,利玛窦的墓一直能保持到现在不容易,愚以为是个奇迹
【 在 Adaye 的大作中提到: 】
: 光靠接轨,开放
: 而没有打破旧的模式,建立新的先进的模式
: 没有意义的
: ...................
--
FROM 117.143.139.*
反清复明才没意思。金瓶是反什么呢
【 在 Raytheon 的大作中提到: 】
: 靠《红》这样晦涩难懂的文字发动群众推翻满清?
: 没有十年脑梗都不能提出这样的奇葩的想法
: 《红》如果没有反清复明这个隐晦的主题,只能说不值一文,没啥意思,
: ...................
--
FROM 117.143.137.*
照五十年前的说法,作者是个“法家人物”,是一部反儒尊法的小说。其中林黛玉是法家人物,代表正议;宝钗是儒家人物,阴谋夺取贾府最高领导权的儒家人物
【 在 Aday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们试图把每一部小说,都看做历史文献吗?
: 反对的东西肯定每部作品都有,无非是作者的倾向性。
--
FROM 117.143.137.*
鲁迅关于《红楼梦》有一段最著名的话,也是被引用最多的话,可以套大多数看官:“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反清复明”正是“革命家看见排满”。蔡元培《石头记索隐》云《石头记》“本事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别有用心地说“朱者明也,汉也”
【 在 Aday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的那些材料都丢了,纸质的还有一些。
: 回头研究一下。
: 每个作品一定都有时代背景的,体现了作者所处的政经文…环境,也体现作者本人的认知和态度。
: ...................
--
修改:chunzai FROM 117.143.137.*
FROM 117.14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