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讨论红楼梦的为何很多都很极端?
- 为啥不仔细去看看那些材料?为啥不好好认识一下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为啥要上来就说有背后有势力在推动?难道不能是自发而来的?难道不能是蔡元培曾经的调查被挖出来了?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outerman 的大作中提到: 】
 : 感觉是有背后推手,也许是自媒体拉流量,也许是资本,或者其他什么。讨论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咬牙恨齿的?红楼梦也许有一定的悼明因素,但最多也就是占全书主旨的1-5%。不能单纯因为一个名字的谐音,比如“贾敬”(嘉靖),就把全书的主旨就定为悼明,你要说全书最重要的主旨是悼明,那要做的文学历史分析,要多得多得多,恐怕写十本书都不够
 : --
 :
 --
 FROM 123.117.112.*
 
- 看了,感觉过于牵强附会了
 【 在 northsu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啥不仔细去看看那些材料?为啥不好好认识一下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为啥要上来就说有背后有势力在推动?难道不能是自发而来的?难道不能是蔡元培曾经的调查被挖出来了?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
 --
 FROM 218.68.45.*
 
- 那说明看的还不够啊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outerman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了,感觉过于牵强附会了
 --
 FROM 123.117.112.*
 
- 其实你也不妨可以反省一下,不要只是针尖对外。很可能是你只看到这一个很狭窄的方向,没注意到其他的方向;或者你自己的理解力领悟力偏差;甚至我怀疑所谓悼明论者,从来没有认真看过两遍红楼梦原文,完全是从自媒体视频了解红楼梦,否则不可能这么纠结红楼梦是不是悼明这个话题,因为红楼梦实在是太宏大了。
 【 在 northsun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说明看的还不够啊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218.68.45.*
 
- 同意。
 
 【 在 outerm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你也不妨可以反省一下,不要只是针尖对外。很可能是你只看到这一个很狭窄的方向,没注意到其他的方向;或者你自己的理解力领悟力偏差;甚至我怀疑所谓悼明论者,从来没有认真看过两遍红楼梦原文,完全是从自媒体视频了解红楼梦,否则不可能这么纠结红楼梦是不是悼明这个话题,因为红楼梦实在是太宏大了。
 --
 FROM 123.161.201.*
 
- 【 在 outerm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你也不妨可以反省一下,不要只是针尖对外。很可能是你只看到这一个很狭窄的方向,没注意到其他的方向;或者你自己的理解力领悟力偏差;甚至我怀疑所谓悼明论者,从来没有认真看过两遍红楼梦原文,完全是从自媒体视频了解红楼梦,否则不可能这么纠结红楼梦是不是悼明这个话题,因为红楼梦实在是太宏大了。
 
 它们就是识字的文盲,它们的智商根本看不懂红楼梦,只能附庸风雅看自媒体了解红楼梦,就跟迷恋董宇辉的那些文盲大妈一样,文盲但是又不甘心做文盲,只能走点旁门左道
 --
 FROM 112.224.165.*
 
- 我也觉得是旁门左道,因为红楼梦的最大价值在文学。
 
 【 在 gongxiami 的大作中提到: 】
 :
 : 它们就是识字的文盲,它们的智商根本看不懂红楼梦,只能附庸风雅看自媒体了解红楼梦,就跟迷恋董宇辉的那些文盲大妈一样,文盲但是又不甘心做文盲,只能走点旁门左道
 --
 FROM 123.161.201.*
 
- 皇太极被作为庙号,是在顺治年间,“代善”作为正式译名亦应同期。
 这个时间, 不论康熙还是乾隆的甲戌年, 都已是很晚的事。
 
 曹家不敢的话, 那明遗同样不会这么用法。
 
 
 【 在 tangli 的大作中提到: 】
 : 《金国汗黄台吉与海岛刘兴治等告天盟书》 盟书中为歹善,非代善。
 --
 FROM 117.153.221.*
 
- 关于“真实”作者, 除了考据的曹学索引的明遗, 后起之秀后来居上的“岳识界”强
 推乾隆总策划, 这家索引考据都有, 证据强大信心爆棚。
 
 但乾隆不大可能拿皇室先祖开玩笑。
 
 因此“贾代善”像个游戏规则的破坏者, 逃逸在三家叙事逻辑之外。
 
 
 【 在 tangli 的大作中提到: 】
 : 代善这名字出现在红楼梦中,恰恰说明红楼梦的作者不是江宁织造府曹家人。
 : 棒子国文献记录代善的名字为“贵盈哥”。
 : 代善只是音译,而且是逐步确定这么翻译的,明朝人(遗民)知道他汉字名称的恐怕不
 : 多。
 : ...................
 --
 FROM 117.153.221.*
 
- 你推论的前提是明遗知道这正式译名。有关于这正式译名通告全国的证据吗?
 【 在 bajie0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皇太极被作为庙号,是在顺治年间,“代善”作为正式译名亦应同期。
 : 这个时间, 不论康熙还是乾隆的甲戌年, 都已是很晚的事。
 : 曹家不敢的话, 那明遗同样不会这么用法。
 : ...................
 --
 FROM 219.134.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