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大家对后四十回过度贬低了,没那么大差距
王夫人为了振兴贾府,逼黛玉进宫,做第二个元春,否则卖给人贩子。让宝钗成为二奶奶。
黛玉是个聪明人,用贾府的钱,买通太奸太医,用浪言浪语勾引皇上,生下了一个小子(据说是乾隆弘历),后来成为下一代皇帝。六十年后,太后黛玉在人生最后阶段想念起初恋情人,皇是皇了,派人去找宝玉,那情形就象雨村在“智通寺”所见相同。黛玉让人送金砖,想不到被宝玉扔出来。。。
总之,后四十回比前八十回更吸引人也说不定。谁续得最好,就是真的
【 在 luoxiaoyi 的大作中提到: 】
: 或者说,没有很大的差距,后四十回,篇幅略短,形式细节没那么生动,估计也是与衰落过程这个内容有很大的关系,并非文笔的原因,
: 无论后四十回是否曹雪芹原作,即使不是雪芹原作,也何必差评,
: 很多人受胡适偏见影响,三人成虎,疑人偷斧,智子疑邻,便觉得后四十回差了,
--
修改:chunzai FROM 117.143.145.*
FROM 117.143.145.*
判词说黛玉“玉带林中挂”,很惨的象征,不应是太后,这是一个至命错误。这个结局不可用
我曾有个设想是被卖给有权势的公公做小老婆,黛玉就自挂了。
【 在 pitizen 的大作中提到: 】
: 黛玉让人送金砖,想不到被宝玉扔出来。。。
: 哈哈
--
修改:chunzai FROM 117.143.145.*
FROM 117.143.145.*
宝玉的结局与前面《西江月》不符,没什么好。宝玉突然哭起来了,恶心
【 在 Haimding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尽管后四十回和前八十差距明显,但无疑是百年来最好的续本。
: 所以里面至少是有前八十回的片断,但是肯定是补的占大多数。
: 就像信号里面的赖奎斯特判据一样,采样点过不多,恢复出来失真大。
: ...................
--
FROM 117.143.145.*
没有像的地方,完全是另一个天地。续作当然要尽量忠于原著。前后两个人的思想趣味都不同。后面的大团圆很俗的,是“毒草”
【 在 Haimding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应该理清楚这个逻辑呀,如果什么都和前面一样,什么前都和前面相符,那不就是原著了吗?后面有一部分原作,然后补了一部分,补的地方对不上,这不很正常吗?你不能只看到不像的地方,不看见像的地方啊。
:
: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117.143.145.*
兰桂齐芳做大官
【 在 Haimding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也没有大团圆吧,出家的出家,散的散。
: 现实中,曹雪芹晚年也没有穷到那样吧。也有个小官干,自己不愿意干而已。
: 对应于书中,只是不富贵而已,日子还是能过的。
: ...................
--
FROM 117.14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