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林黛玉进贾府之初和之后有巨大的反差
母蝗虫是谁说的?
【 在 offset 的大作中提到: 】
: 被王薛两家收买人心黑了,黛玉从不对外人下人刻薄。
: 即便是讥讽周瑞家的狗奴才,那也是对着宝玉说的。
: 所以曹雪芹可以直接开黑王熙凤,但是对黛玉,不肯直接开黑了,说 “人言……孤高自许、目下无尘”
: ...................
--
FROM 111.42.148.*
对下人好说明不了啥
文中的小姐们,几乎都对下人挺好
【 在 wenchen2008 的大作中提到: 】
: 至少黛玉不是直接当着刘姥姥说的。
: 以当时的社会阶层来看,一个封建家族小姐,没有人人平等的意识,只能说正常。你没看,她一说完,那些小姐们都附和的吗。那个妙玉,连刘姥姥用过的杯子还要砸了呢
: 事实上,黛玉对待下人还是蛮好的,对紫鹃、雪雁,还有个给她送东西的小丫头,随手抓一把银子赏了。
: ...................
--
FROM 111.42.148.*
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去顽。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宝钗却浑然不觉。
宝钗帮忙管家的时候给分不到利益的婆子们争取利益。
宝钗吃个二三十钱的菜,给了厨房500钱,让柳嫂子把多余的钱留下赏人用。柳嫂子说:这就是明白体下的姑娘,我们心里只替他念佛
宝钗让薛蟠善待伙计:“那同伴去的伙计们辛辛苦苦的,回来几个月了,妈妈和哥哥商议商议,也该请一请,酬谢酬谢才是”
夏金桂要赶走香菱,宝钗留下香菱。
其他的就不列举了
【 在 cogroup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举一个宝钗对下人好的具体例子,看看难不难
--
修改:wwwsmthnet FROM 111.42.148.*
FROM 111.42.148.*
第67回
且说赵姨娘因见宝钗送了贾环些东西,心中甚是喜欢,想道:“怨不得别人都说那宝丫头好,会做人,很大方,如今看起来果然不错。他哥哥能带了多少东西来,他挨门儿送到,并不遗漏一处,也不露出谁薄谁厚,连我们这样没时运的,他都想到了。若是那林丫头,他把我们娘儿们正眼也不瞧,那里还肯送我们东西?”
【 在 wenchen2008 的大作中提到: 】
: 至少黛玉不是直接当着刘姥姥说的。
: 以当时的社会阶层来看,一个封建家族小姐,没有人人平等的意识,只能说正常。你没看,她一说完,那些小姐们都附和的吗。那个妙玉,连刘姥姥用过的杯子还要砸了呢
: 事实上,黛玉对待下人还是蛮好的,对紫鹃、雪雁,还有个给她送东西的小丫头,随手抓一把银子赏了。甚至对着三不着两的赵姨娘也是客客气气的。
: ...................
--
FROM 111.42.148.*
1、宝钗不提醒,探春也想不到。宝钗不仅帮探春排雷,而且帮老婆子们争取了利益,一举两得。
2、去掉64、67回,也有很多,所以已经回答了你“宝钗对下人好”的问题。
总结就是,对下人好的例子,宝钗多的是。
而且书中早就给了定论,“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没必要讨论
【 在 cogroup 的大作中提到: 】
: 把探春省下的钱去给老婆子做人情也好意思说
: 另外,第64和67两回都不是原作,里面就所谓例子就不要拿来说了
--
FROM 111.42.148.*
laf,都给你举例子了,还嘴硬说“难以举例”,别丢人了
56回,家人都欢声鼎沸说:“姑娘说的很是。从此姑娘奶奶只管放心,姑娘奶奶这样疼顾我们,我们再要不体上情,天地也不容了。”
61回,柳嫂子夸宝钗:“这就是明白体下的姑娘,我们心里只替他念佛。”
80回,宝钗笑道:“他跟着我也是一样,横竖不叫他到前头去。从此断绝了他那里,也如卖了一般。”香菱早已跑到薛姨妈跟前痛哭哀求,只不愿出去,情愿跟着姑娘
其他的比如邢岫烟、湘云、黛玉、袭人之类的不算
【 在 cogroup 的大作中提到: 】
: 宝钗帮探春排雷?排什么雷?探春改革的成果应该是她自己分配,宝钗插手给自己捞名声,做人情,确实是一举两得
: 书中写宝钗得下人人心,却难以举出具体的例子,写下人不忿黛玉,却常常看到黛玉和下人的互动,作者的写作手法和写作意图确实应该要好好体会
--
FROM 111.42.148.*
这和生长环境有关
宝钗在家里是要当家管事的
做事肯定要全面考虑
凡事能够一举多得最好
但也有例外,比如宝钗宁可得罪夏金桂也要留下香菱
【 在 wangychf 的大作中提到: 】
: 宝钗是会说话,捞好处,赚名声,
: 有实力的会有好处赚,没实力的会下狠手
: 典型的好领导,真正的底层只有卷没有真实惠
: ...................
--
FROM 111.42.148.*
文中大部分着力描写的人,个性都是在不断变化的,黛玉也一样
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
1、个体与世界的关系,从前期的“孤高自许,目无下尘”到后期的融入,例如52回“围坐在熏笼上叙家常”,62回接过宝钗的半碗茶就喝
2、自我价值的实现,从18回的“大展奇才,将众人压倒”到70回的“我却不能”
3、感情,从前期的危机四伏到后期的从容,例如前期对湘云的态度,到后期对妙玉的态度
所以,前期的黛玉,肯定是让人讨厌的,大家看贾母的面子都迁就她。后期的黛玉,隐藏了锋芒,回归了传统价值,与周边相处更融洽。
值得一提的是,黛玉的变化是深受宝钗影响的,甚至到最后,黛玉越来越多展示了“传统的
女性价值观”,比如79回劝宝玉“快去干正经事罢”
【 在 piaoranerfei 的大作中提到: 】
: 终于有人点到贾母惯的这一点了,
: 贾母的偏爱,有很多很多地方都可以明确显现,
: 这才是,林黛玉,比较自我的最大根源。
: ...................
--
修改:wwwsmthnet FROM 111.40.58.*
FROM 111.40.58.*
结论:只要你不站在主角的视角,她肯定令人讨厌,因为你在她身边,只会被她欺负,被她调侃,你无心的一句话,就会触怒她。你始终要低她一等做人。
但是,大部分读者,会站在主角视角,以为自己是宝玉,自己是和黛玉平等的
会因为黛玉的贵族小姐身份,长得好看等等,有各种情感上的加分
不自觉的忽略和原谅她的可恶之处
【 在 piaoranerfei 的大作中提到: 】
: 45回后的黛玉堪称完美。
: 就是如何定性45回之前的黛玉,真的那么令人讨厌吗?
--
FROM 111.42.148.*
作者多次描写黛玉自感身世,寄人篱下
如此刻意,似乎是怕读者看不懂黛玉的可怜之处
事实上,黛玉在贾府,吃穿用度都是高人一等的存在,只有她欺负别人,谁敢欺负她?
要说可怜,湘云、香菱都是无父无母、寄人篱下,还比不上黛玉
但湘云、香菱展示给别人的,都是美好的一面
【 在 icetea 的大作中提到: 】
: 前期的转变,有几方面的原因,
: 一个是天性如此,只不过初入贾府,碍于礼法和家世地位,必然要
: 按照大家闺秀的方式来行事,但住久了,要强的天性就不可能完全
: ...................
--
FROM 111.4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