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贾母把袭人赏给宝玉当姨娘,四个证据
但是真正为宝玉好的不是袭人这样做法的,就像黛玉和宝钗,宝玉和黛玉是知己是爱人,但是和宝钗不是
而且袭人这样做出发点并不全是为宝玉,一部分是自己争荣夸耀,
“不觉将素日想着后来争荣夸耀之心尽皆灰了”
【 在 wwwsmthnet 的大作中提到: 】
: 宝玉和袭人渐行渐远,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袭人劝宝玉读书上进
: 晴雯不劝,所以宝玉觉得晴雯更可爱啊
: 袭人就像唠叨的母亲
: ...................
--
FROM 120.242.77.*
袭人也就只能照顾宝玉的生活,精神世界上她和宝玉差的太远,这上面黛玉和晴雯就要和宝玉近一些
其次,袭人一样有出格的言行,甚至涉及到怡红院之外(例如袭人关于黛玉的言行);而晴雯的所作都在怡红院之内,晴雯一样维护宝玉的尊严,而袭人的有些言行值得推敲,
我敢说晴雯没什么私心,勇晴雯一节里面就可以看出来
另外关于红楼梦的主旨,是否是让所有人都能在那个社会正常活下去,是值得推敲的
【 在 wwwsmthnet 的大作中提到: 】
: 真正为宝玉好就是袭人这样,照顾好宝玉的生活,不像晴雯一样做出格的事,维护宝玉的尊严,维护所有人的利益,让所有人都能在这个社会里正常活下去
: 事实上,黛玉的性格是在变化的,晴雯死后,黛玉也开始劝宝玉“做正经事”了
: 没有一点私心是不可能的,你敢说晴雯就没私心?晴雯的私心更可恶,她说袭人没挣到“姑娘”,事实上晴雯做的事已经自诩为“姑娘”而不自知了
: ...................
--
FROM 120.242.77.*
好像是有说法,说是贾敏未出嫁前,在贾府和王夫人相处的不好
【 在 klglfgljl 的大作中提到: 】
: 记得是哪个ID说王夫人对林妹妹很好的来着?或者说是,王夫人和小姑子关系不坏(未见得坏)?
: 是啊,王夫人处理的包括所有有可能勾引宝玉往淫荡了学的人
: 晴雯行事风格惹人厌,长得又妖艳,“有几分林妹妹的模样”
: ...................
--
FROM 120.242.77.*
对,是要全面地看,晴雯如果真地是要维护自己的姨娘地位,为什么不以美色引诱宝玉呢?这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
【 在 wwwsmthnet 的大作中提到: 】
: 评价一个人物,还是要全面的看
: 书中事实表明,晴雯除了对宝玉好,对其他所有人都不好。这也是她社会评价低,被人嫉恨的原因。
: 只对宝玉好,不也正是为了维护她自己“二小姐”“备选姨娘”的地位吗?
: ...................
--
FROM 120.242.77.*
你知道为什么那次袭人要跪下求情?
不要跟我说她们感情好袭人贤惠之类的
【 在 wwwsmthnet 的大作中提到: 】
: 幸好袭人境界比较高
: 宝玉要赶走晴雯还是袭人跪下求情
: 晴雯和袭人关系也好得很,晴雯死后还要来说“你们好好过吧”
: ...................
--
FROM 120.242.77.*
那你想想如果不息事宁人会怎样
【 在 wwwsmthnet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来解释一下?我确实想不到除了要息事宁人外的其他原因
:
--
FROM 120.242.77.*
是的
不知道是装睡还是怎么的
【 在 zipp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找吧,你的标准和逻辑总超出我的想象
: :
--
FROM 120.242.77.*
这个恐怕不是这么看的
由于红楼梦是非常记实的,因此书中人物大都是符合和维护当时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的,只有极少部分会有些“出格”(主要集中在宝黛的爱情上)
但是无论是谁,最后的结局都是一个悲字。这给我们今天的反思就是那样的制度和文化是不行的,而这恐怕也是作者想要表达的,
拥护当时的制度和文化,宣扬个人的努力融入社会和各个等级,使得自己比别人不是那么悲剧,这恐怕不是作者的本意。
【 在 wwwsmthnet 的大作中提到: 】
: 作者在封建等级和道德上认可主流价值观,并不小众。
: 例如宝玉、黛玉、晴雯等人都是认可甚至维护自己的等级地位的。
: 再例如作者认可父母媒聘,不认可私定终身,凡是私定的结局都很惨等等。
: ...................
--
FROM 120.242.74.*
我同意作者写作是基于当时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但是当我们看到一个接着一个不可避免地全部都是悲剧时,我们自然而然应该反思的就是这种制度和文化。
【 在 wwwsmthnet 的大作中提到: 】
: 作者是基于当时的社会运作逻辑来推进故事的,很多细节可以帮助对当时社会制度和价值观的理解,讨论的一个收获就是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细节,可以修正我的观点。
:
--
FROM 120.242.74.*
你的解释难以令人信服
作者经历过繁华和落寞,写作是有很深的体会,很难说他是在享受写作的乐趣
虽然他是以记实的方式写作,但是还是有褒贬之分的。
【 在 wwwsmthnet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之前也像你说的这么认为,就是无论怎么努力都是没有用的
: 但现在感觉这虽然是一个客观事实,但作者未必要突出这点
: 作者写作时要享受写作的乐趣,他应该作为局外人客观记录文中人物发生的事
: ...................
--
FROM 120.24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