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袭人的“内卷”
1、已经78回了,如果是80回结局,应该为“闺阁列传”做个总结了,姽婳将军是为“元迎探凤”等人,芙蓉女儿是为“黛玉宝钗晴雯等人”
2、姽婳将军的事迹和贾府的处境更吻合,都是一群女子挺身而出拯救大集体的颓败,硬是往晴雯身上套有点牵强
3、安排贾兰贾环和宝玉一起作诗,也更切合为贾府所有女子做传的推测。如果只为黛玉晴雯,找贾兰贾环出来似乎有点跑题。
【 在 icetea 的大作中提到: 】
: 姽婳词这段,看原文的时候,我一直觉得比较突兀,没想明白这里
: 插入这么一段的用意是什么。也看到过一些类似说是为晴雯而作的
: 解释,但总感觉宝玉这段情绪上与前后文其实并不连续,这样的解
: ...................
--
修改:wwwsmthnet FROM 111.42.148.*
FROM 111.42.148.*
小红没做啥坏事,为啥骂小红?
老嬷嬷也没得罪她,为啥骂人家?
你说她嫉恶如仇,但她只敢欺负地位比她低的啊。人家鸳鸯才是和当权者硬钢的。
再者晴雯撒谎时借王夫人的名义压人,算不算恶呢?
估计你又要说每个人价值观不同,你看到的都是好事吧。这就是你逻辑上无法自圆其说的地方。
【 在 zipp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吵架,辩论也达不成统一意见,各自价值观不同,比如撵坠儿,你看到的是不近人情,我看到的是嫉恶如仇
--
修改:wwwsmthnet FROM 111.42.148.*
FROM 111.42.148.*
1、从宝玉的角度,晴雯是个很新奇的角色,因为晴雯会经常顶撞他,但却也真心为自己好。宝玉欣赏晴雯的一切优点,包容她的所有缺点,给了晴雯能够自由发挥的环境。在这个被包容的环境下,晴雯不需要为金钱操心,不需要为被开除操心,因此她可以把一些优点放大,比如看不惯别人偷东西。但缺点也被放大了,比如说话做事完全不过脑子,谁都得罪。
2、从小红、老嬷嬷以及围观群众的角度看,晴雯就是个面目狰狞、恃宠而骄、仗势欺人、蛮不讲理的压迫者。她们一旦有机会,一定是会报复的。
站在谁的立场,就决定了怎么评价晴雯。
【 在 icetea 的大作中提到: 】
: 曾经也很喜欢晴雯,觉得心灵手巧,口快心直,有才又真实。
: 不过后来慢慢觉得,这些鲜明的特性从另一面来说,或者对
: 于其他人来说,也是过于自我为中心的表现,一言不合,对
: ...................
--
FROM 111.42.148.*
我怎么可能想说服你
我就是想听一下你的逻辑而已
你不说也无妨
【 在 zipp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不对的价值观对事件的定性是不同的,你也没必要说服我,各自保留意见吧
--
FROM 111.42.148.*
中国人至少都会认同不能无故欺凌弱小吧
【 在 zipp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着迷于你的逻辑,认为是真理,但你的逻辑的底部支撑是价值观,我们不同的价值观,同样的逻辑会推出不同的结论,你只充分表达你的意见就行,不用太在意别人意见,我知道我的价值观很小众,也理解你们主流的价值观基础原因,我也希望你知道,在你的价值观之外还有其它的价值
: 娴兀飧鍪澜缡嵌嘌ǖ模恍枰骋坏募壑倒
--
修改:wwwsmthnet FROM 111.42.148.*
FROM 111.42.148.*
你不是说价值观不同吗,我就在试探你价值观里包不包括最基本的公平啊
【 在 zipp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要把你的结论当成真理
--
FROM 111.42.148.*
公平就是书中写的那样:
晴雯既然选择了任性妄为(撒谎、随便得罪人、得理不饶人)
那么她就要承担社会评价低(不成体统),被王夫人赶走的命运
【 在 zipp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不认为吵几句嘴就叫欺负弱小,发几句牢骚就叫骂人
--
FROM 111.42.148.*
我发现批袭人的,都把脂批当不存在的
脂批至少是和作者同时代,更了解当时社会规则的一些人。
脂批对宝钗和袭人都满口称赞,不知道今天的人为啥不信。
正如要尊重脂批对晴雯的评价“故观书诸君子不必恶晴雯,正该感晴雯金闺绣阁中生色方是。”一样。就算晴雯各种不靠谱,也要知道作者写这么一个人物可以为闺阁生色,不能一味厌恶。
【 在 icetea 的大作中提到: 】
: 确实不理解,作者到底是怎么黑了袭人,望赐教。
--
FROM 111.4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