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王熙凤的“罪过”
到时不会承认的
【 在 zipp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事不好抓,不过他让旺儿杀张华,倒有人证
--
FROM 65.49.38.*
二姐能吞下金条可见其非凡
【 在 lxku 的大作中提到: 】
: 尤二姐八成是被毒死以后,挂在房梁上,伪造成自杀现场。
:
--
FROM 65.49.38.*
除非打板子。如果这样,谁不“招”?
【 在 zipp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了家庭荫护,一进公堂就招了
--
FROM 65.49.38.*
离开小说就没法说了
【 在 lxku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大相信这个死法,无论吞下金块还是铜块,一两天内都不会死的。她应该就是被毒死的,或者被勒死的。
:
--
FROM 65.49.38.*
不就是打的气氛?
做公的拿着板,明显“人是贱骨,不打如何肯招?”
现实中许多是冤枉的。西方以无罪推论,与我们文化不一样
【 在 zipp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吓唬就行了,那气氛下,一般人都守不住
--
FROM 65.49.38.*
事先已有“铁证”的吧,肯定还有律师。孟在加国听说还很开心的,并无被打板子事
【 在 wwwsmthnet 的大作中提到: 】
: 关押孟晚舟是遵循的什么?
:
--
修改:chunzai FROM 117.143.144.*
FROM 117.143.144.*
没有专门办案人的,或者说,办案人就是执敲朴的官,不进行事先“两造”调查,就从一顿打的口供来判罪。历史上好象除了武松,都怕打而招
但先秦封建时代并非如此,《论语》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心服口服止讼。孔子曾批评子路“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欤?”偏听不明,要“两造”才能让人服,止讼。古代司法制度《水浒》最有代表性,中国人靠哼线装书做官,都是书呆子,除了三皇五帝什么也不懂,但要拿钱,所判大多胡芦案,衙门虽然八字开,层层使钱,无钱的一般都输
【 在 zipp 的大作中提到: 】
: 冤枉的和有/无罪推论无关,与办案人有关
--
修改:chunzai FROM 117.143.144.*
FROM 117.143.144.*
办薛蟠案的人是谁?不是雨村自己办的?
【 在 zipp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个案件没办案人?
--
FROM 65.49.38.*
这是古代,没那么考究。
事先肯定有做公的人将事情径过了解一下,然后趁长官有空的时侯,象鸡一样将囚徒从牢里摸出来就审,如果你以为讲尊严和人权就太可笑了
【 在 zipp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雨村就是办案人
--
修改:chunzai FROM 65.49.38.*
FROM 65.49.38.*
是的
【 在 zipp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就是有罪推定吧
--
FROM 65.4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