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红楼梦是部井底之书
从空间上来说,它基本局限在荣宁二府这样一个大宅子里。四大其他几本跨越的空间就大多了。尤其西游是跨几大洲的。时间上也不过十几年。比起三国西游那种大跨度的时空带来的厚重要单薄得多。虽然红楼梦里人物也很多,但是人物类型就比较局限了。跟其他几部没法比。里面人物的见识,说实话也多有井蛙之见。主体内容来说,也不过一个家族里各种勾心斗角为主。虽然它是个金碧辉煌的井底,但依然是个井底。
--
修改:handsomest FROM 36.148.108.*
FROM 36.148.108.*
有句话叫细节决定成败。
如果你对少数微观粒子内部机制了解得足够细致,你对宇宙的了解也远比仅了解宏观世界的人更为深刻。
如果还能表达出来为世人传阅,你的贡献就远超世人了。
【 在 handsomest 的大作中提到: 】
: 从空间上来说,它基本局限在荣宁二府这样一个大宅子里。四大其他几本跨越的空间就大多了。尤其西游是跨几大洲的。时间上也不过十几年。比起三国西游那种大跨度的时空带来的厚重要单薄得多。虽然红楼梦里人物也很多,但是人物类型就比较局限了。跟其他几部没法比。里面人物的见识,说实话也多有井蛙之见。主体内容来说,也不过一个家族里各种勾心斗角为主。虽然它是个金碧辉煌的井底,但依然是个井底。
--
FROM 222.66.117.*
和尚、军人、强盗都比皇亲国戚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看来阶层提升并不必然拓宽人的视野。
【 在 handsomest 的大作中提到: 】
: 从空间上来说,它基本局限在荣宁二府这样一个大宅子里。四大其他几本跨越的空间就大多了。尤其西游是跨几大洲的。时间上也不过十几年。比起三国西游那种大跨度的时空带来的厚重要单薄得多。虽然红楼梦里人物也很多,但是人物类型就比较局限了。跟其他几部没法比。里面人物的见识,说实话也多有井蛙之见。主体内容来说,也不过一个家族里各种勾心斗角为主。虽然它是个金碧辉煌的井底,但依然是个井底。
--
FROM 120.192.27.*
这才是井底之见
按你的逻辑,三体是全宇宙最牛的作品
【 在 handsomest () 的大作中提到: 】
: 从空间上来说,它基本局限在荣宁二府这样一个大宅子里。四大其他几本跨越的空间就大多了。尤其西游是跨几大洲的。时间上也不过十几年。比起三国西游那种大跨度的时空带来的厚重要单薄得多。虽然红楼梦里人物也很多,但是人物类型就比较局限了。跟其他几部没法比。里面人物的见识,说实话也多有井蛙之见。主体内容来说,也不过一个家族里各种勾心斗角为主。虽然它是个金碧辉煌的井底,但依然是个井底。
--
FROM 120.204.126.*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 在 handsomest 的大作中提到: 】
: 从空间上来说,它基本局限在荣宁二府这样一个大宅子里。四大其他几本跨越的空间就大多了。尤其西游是跨几大洲的。时间上也不过十几年。比起三国西游那种大跨度的时空带来的厚重要单薄得多。虽然红楼梦里人物也很多,但是人物类型就比较局限了。跟其他几部没法比。里面人物的见识,说实话也多有井蛙之见。主体内容来说,也不过一个家族里各种勾心斗角为主。虽然它是个金碧辉煌的井底,但依然是个井底。
--
FROM 59.108.111.*
不是只有研究宇宙的才能得诺贝尔奖
研究微观粒子的一样可以
【 在 handsomest (handsomest) 的大作中提到: 】
:
: 从空间上来说,它基本局限在荣宁二府这样一个大宅子里。四大其他几本跨越的空间就大多了。尤其西游是跨几大洲的。时间上也不过十几年。比起三国西游那种大跨度的时空带来的厚重要单薄得多。虽然红楼梦里人物也很多,但是人物类型就比较局限了。跟其他几部没法比。里面人物的见识,说实话也多有井蛙之见。主体内容来说,也不过一个家族里各种勾心斗角为主。虽然它是个金碧辉煌的井底,但依然是个井底。
: --
: ※ 修改:·handsomest 于 Mar 19 08:44:20 2021 修改本文·[FROM: 36.148.108.*]
--
修改:handsomest FROM 36.148.108.*
FROM 124.205.77.*
从这么说,三体应该是四大名著之首
【 在 handsomest 的大作中提到: 】
: 从空间上来说,它基本局限在荣宁二府这样一个大宅子里。四大其他几本跨越的空间就大多了。尤其西游是跨几大洲的。时间上也不过十几年。比起三国西游那种大跨度的时空带来的厚重要单薄得多。虽然红楼梦里人物也很多,但是人物类型就比较局限了。跟其他几部没法比。里面人物的见识,说实话也多有井蛙之见。主体内容来说,也不过一个家族里各种勾心斗角为主。虽然它是个金碧辉煌的井底,但依然是个井底。
--
FROM 113.118.102.*
荣宁二府对应两个历史时期,人物只有少数有相互出场
--
FROM 58.247.120.*
作者开篇就说了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
FROM 111.165.133.*
井底里的学问,井底里的文章。这个不是不可以有。但是把它们作为全民仿效的典范吹捧太过,那就是真是误人子弟了。
【 在 bxf 的大作中提到: 】
: 作者开篇就说了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
FROM 223.1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