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为何宝玉不叫“薛姐姐”“黛妹妹”?
这是两回事
“宝姐姐”,直接称名比“薛姐姐”称姓亲近
同样,称“林妹妹”就是外人,“黛妹妹”就是自家人
至于“贾母”就是贾家祖宗内人。“王夫人”是来自王家的人,如果她能长寿活到至尊,成为下一代贾家之母,“贾母”。如果邢夫人与王夫人到一百岁都不死,邢夫人是“贾母”。“薛姨妈”是来自薛家的一个姨妈。
【 在 AD121 的大作中提到: 】
: 贾母、薛姨妈这些为什么用夫姓,而不直接史母、王姨妈
: 王夫人为什么不说成贾夫人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OS」
--
FROM 183.193.45.*
贾敏如果活着,可以叫林姑妈吗
【 在 chunzai 的大作中提到: 】
:
: 这是两回事
: “宝姐姐”,直接称名比“薛姐姐”称姓亲近
: 同样,称“林妹妹”就是外人,“黛妹妹”就是自家人
: 至于“贾母”就是贾家祖宗内人。“王夫人”是来自王家的人,如果她能长寿活到至尊,成为下一代贾家之母,“贾母”。如果邢夫人与王夫人到一百岁都不死,邢夫人是“贾母”。“薛姨妈”是来自薛家的一个姨妈。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OS」
--
FROM 103.98.245.*
自己人,就叫“姑妈”。如果有三个,就叫大姑妈、二姑妈、三姑妈
很明显,湘云可叫“云妹妹”也可叫“史妹妹”,但王夫人不许宝玉称名,但对宝钗的态度不同
林史都是客人,宝钗是自己人。“春秋”称法
【 在 AD121 的大作中提到: 】
: 贾敏如果活着,可以叫林姑妈吗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OS」
--
修改:chunzai FROM 183.193.45.*
FROM 183.193.45.*
显然不对,宝玉说了不止一次,林妹妹更亲,姑表亲,中国文化也是,姑表亲姑表亲,打断骨头连着筋,姨娘亲,姨娘亲,死了姨娘断了亲
宝玉一见面就给林妹妹取字,我看是更尊重吧,毕竟直呼其名在古代不尊重,所以叫林妹妹
【 在 chunzai (春*斋)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是两回事
: “宝姐姐”,直接称名比“薛姐姐”称姓亲近
: 同样,称“林妹妹”就是外人,“黛妹妹”就是自家人
: ...................
--
FROM 219.236.127.253
宝玉为了不让林失望曲意解释。一见面当然一本正经,后来叫惯了。
林妹妹还是黛妹妹,云妹妹还是史妹妹,这其实对宝玉无所谓,并不计较,但王夫人听了不开心。所以宝钗最后是与宝玉成双。这其实是命定的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显然不对,宝玉说了不止一次,林妹妹更亲,姑表亲,中国文化也是,姑表亲姑表亲,打断骨头连着筋,姨娘亲,姨娘亲,死了姨娘断了亲
: 宝玉一见面就给林妹妹取字,我看是更尊重吧,毕竟直呼其名在古代不尊重,所以叫林妹妹
--
修改:chunzai FROM 183.193.45.*
FROM 183.193.45.*
红楼确实要看很多很多遍
然后也未必能看出来,太隐晦了
比如宝钗觊觎宝二奶奶的位置,就写的特别隐晦
很多反话。
比如说宝钗拿了同款礼物之后,“总远着宝玉”
要是相信了就被带歪了。
后面明确写了宝钗一天到晚到宝玉这里玩,还经常呆到三更半夜的(这个应该夸张了,但是呆到比较晚是肯定的)
而且宝钗可能比宝玉大的不止两岁,她和袭人同岁,宝玉7-8岁的时候,袭人就是大丫鬟了。
【 在 Eldo 的大作中提到: 】
: 釵黛夺玉…
: 看完全书,没有发现宝钗喜欢宝玉,或者觊觎宝玉妻子身份的半点蛛丝马迹。
: 按性格来说,宝玉完全不是宝钗喜欢的,何况还大两岁。一个中学生女生会喜欢低两三届的学弟,怎么可能。
--
FROM 182.253.199.*
只能说,可以这么解读。但作者一般不会写得这么隐晦,毕竟绝大多数读者,不会看得这么仔细。
很多人要去索隐,是因为相信红楼梦是有显示基础的。如果是这样,那确实是可以找出甚至连作者都不曾想到的一些因果。
【 在 whitefrost 的大作中提到: 】
: 红楼确实要看很多很多遍
: 然后也未必能看出来,太隐晦了
: 比如宝钗觊觎宝二奶奶的位置,就写的特别隐晦
: ...................
--
FROM 14.150.65.*
名字里有“宝”字的小孩,昵称带“宝”本就是很自然的事
--
FROM 60.253.174.*
“宝”姐姐肯定不是昵称
【 在 smsq2000 的大作中提到: 】
: 名字里有“宝”字的小孩,昵称带“宝”本就是很自然的事
--
FROM 192.46.227.*
嗯嗯
【 在 chunzai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何宝玉叫宝钗为“宝姐姐”而不是“薛姐姐”;不叫黛玉为“黛妹妹”却叫“林妹妹”?显然听起来前者亲,是称自己人,后者称姓是外人。这其实是王夫人教的,看31回:“刚说着,只见宝玉来了,笑道:‘云妹妹来了。前儿打发人接你去怎么不来?’王夫人道:‘这里老太太才说这一个,他又来提名道姓的了。’”宝玉在三十九回果然改叫“史妹妹”了。王夫人对宝玉一万次叫“宝姐姐”却从没指正过。“金玉良缘”胜“木石私盟”。金克木?很遗憾,这样重要的情节看官都不注意。
: 宝黛无猜圆梦难,娇杏回首成美姻。窃以为,钗黛争玉是《红楼梦》第一主题,这是为何钗胜黛败重要的一笔。黛败固然处于外部劣势,但性格即命运,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所谓性格悲剧。黛玉一直怕人耻笑,束手束脚,思想不解放,而且说话自然,不知掩饰,不会做人,所以不讨人喜欢。不如宝钗不怕讽剌打击,装得浑然不知,脸皮厚,看起来大方,所以最终夺玉失败,泪尽而逝。宝玉挨打两人都现了真心,态度是试金石:黛玉双眼哭得红肿,躲躲闪闪怕被人看见,从后门逃走;而宝钗仅拿了一点药来关心,主要是让大家看,真正关心的是自己哥哥是否被冤枉。悲夫!
--
FROM 61.14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