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光在介质中传播不同波长的光速度不一样
有很多意义。
同一个光源发射的不同波长光线到达时间不同,那么如果其本身光强发生变化,其变化传到地球上,不同波长的光就会有所不同。
另外宇宙中还有一些比如射电源、超新星爆发、黑洞合并……等等多种周期,以及非周期的光源,都不是单波长的。通过对它们不同波长光源变化,或者变化周期的记录,结合其和地球的距离,理论上可以分析其发射的光线传过来经历过那些折射……当然,前提得是这里面的理论假设都没有错漏。
如果有错漏,那么不同波长光线所表现的变化和变化周期将没有差别。
现在看,大概率是后者。
【 在 dormouseBHU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这个影响小的完全测不到。就算这个效应造成的时间差能测出来也没用。因为光有时间差得不出任何有效信息。只有叠加其他物理量,比如两个恒星的距离之后才有意义。但是距离测量的不确定度要比光速变化程度大很多数量级。
: 因此计算结果总的不确定度完全掩盖了这些细枝末节的因素。
--
FROM 223.104.39.*
你们讨论的根本不是一个层面的问题,色散的本质不是什么速度不一样,是电磁场在材料内部(耦合的多粒子体系)传播时因为不同的激发过程造成的响应延迟,这种效应既和构成材料的原子类型有关,更和原子结构排列有关。
真空中就没有什么耦合粒子体系的问题,如果有,那就是材料的色散问题,如果说的是真空,那就没色散,至于真空是不是包含了可以引起色散因素的大尺度结构,目前看没听说过
【 在 runfast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你说色散指的是不同波长光线的分光,这肯定不可见。
: 但色散的本质,其实是不同波长的光速度不一样。
: 这种速度差异显然应该产生可观的天文观测结果。
: ...................
--
FROM 202.99.210.*
估计你是材料学相关专业的,你说的这些技术细节我不懂,你说的专业内容应该是没问题的。
但是,不论你这些技术细节怎么捯饬,最后的结果,都一定是不同波长光线发生折射时速度有差异。
因为光学研究有相关结论,空间两点间光传播,总会取“最短,即用时最少路径。
这就是光线折射时,会发生散射的最直观的几何光学方面的原因。
你推导一下就知道了,光线折射的角度,和光速在折射介质中的衰减,存在确定的数学关系,这个数学关系保证了该波长光线所经折射线路,为速度最快的路线。
这种性质,可能和空间的本质有关。在爱因斯坦所设想的大统一理论出现,并解释空间是如何出现并演化之前,还无法有更进一步的解释。
【 在 imCrosstalk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们讨论的根本不是一个层面的问题,色散的本质不是什么速度不一样,是电磁场在材料内部(耦合的多粒子体系)传播时因为不同的激发过程造成的响应延迟,这种效应既和构成材料的原子类型有关,更和原子结构排列有关。
: 真空中就没有什么耦合粒子体系的问题,如果有,那就是材料的色散问题,如果说的是真空,那就没色散,至于真空是不是包含了可以引起色散因素的大尺度结构,目前看没听说过
:
: ...................
--
修改:runfast FROM 117.133.86.*
FROM 117.13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