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认可。
多年的高速发展,造成很多新增机会,内卷我理解是获取新增机会。或者也是你说的对不确定性的恐惧。
1、我曾经派到国外工厂负责生产运营(传统制造业),几年下来每年产销量、价格、成本都很稳定。工作起来也很轻松,产能发挥率不到50%,盈利能力超过国内同规模企业。也在想这个问题,发现这个国家整体经济平稳,没有增量,每年还是这些需求,这些客户,行业内企业都维持自己的部分客户和基本利润。
对比国内,每年都有新增需求,大家都扩张,抢新增的市场份额。前几年上升期还不明显,行业下行内卷副作用就显现了。
2、我也认可对个体内卷是有效。比如,现在现在很多互联网企业,某团某多等,也是在内卷中脱颖而出的。当然炮灰更多。
3、回到教育,不反对内卷,看个人选择吧,没必要否定内卷。我家还在今年小升初,我家算比较不卷,直接报了个学区内离家近的中下学校,看这个学校未来中考出路,孩子能去个211就满足了。
班里有几个卷奥数的,都去了小强,不知道怎么摇号的。 听说是奥数机构有给学校推荐内部考试的机会的,成绩特别优秀的学校会联系孩子家长。
【 在 Oliver87 的大作中提到: 】
: 内卷是因为对不确定性的恐惧
: 内卷对个人不能说全弊无利,也不排除对某部分个体来说利大于弊,但对整体来说是加大了负担的
: 具体到高考这件事儿,对部分孩子来说,小学期间很多课外学习是为了dz上个好初中,初一初二拼命学是为了集团只剩,初三拼命学是为了考个高分进实验班。这些学习不能说对几年后的高考成绩全都有用,有不少是溢出的。举个现在版上正在争论的例子,海淀和朝阳,其实很明显,朝阳最卷的一批孩子是xsc的时候就用各种办法去了海淀的,次卷的一批是初升高的时候用各种办法去了西海的。留在朝阳的,不能说全都不如这两批卷吧,但大面上是这些卷王走后的留守群体。但高中三年,好好学,一样也有不少高考考了很好的成绩。
: ...................
--
修改:Syou FROM 202.99.52.*
FROM 202.9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