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忽视老师的作用。
打竞赛需要特殊的老师。前1%生源需要特殊的群体。无可厚非。各区被掐1%-2%没问题。
但这里说的是郊区校并不差,郊区老师也不差。学校成绩完全与收到区排多少直接挂钩。
各区都一样收10%生源出排位10%成绩。
各区收30%生源出排位30%成绩。
前1%-2%转区不管到西城还是海淀出的成绩也同样在西城海淀前1%-2%。
转不转区并不影响你的成绩。重要的是拼各区集体内的排名。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fantasyswall 的大作中提到: 】
: 通州能进潞河中学已经是很头部的学生了,各个区好苗子都会被海淀掐尖掐走(也就西城还能留住)。但是让你孩子去人大附你不去?你就说你还是要留在潞河中学?
:
: 过分强调学校老师的作用是不对的,但是如果认为孩子成长过程可以忽视学校老师,那也肯定不对。但凡上过学的都知道,能越到好的老师,好的朋友,都是改变一生的事情。市区好高中对郊区的虹吸效应会一直存在,就好像清华北大对全国的虹吸效应一样
: --
:
--
FROM 60.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