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方,不同的年份,政策可能不一样。
我最近听到的身边同事(老婆是TOP2的老师),义务教育上附小附中,中考就是看考试成绩,成绩不够就是上不本校,最多花钱上一个合作办学的分校。
这还是学校好的时候,学校不好的时候,教师子弟都不愿意上,教师想赚外快想给人补课都没人请。
前些年大概是滴滴刚起来时,有一次打车开车遇到的司机是农大附小的老师,当时还没生娃对学区和学校排名不了解,聊起工作和职业时还诧异为什么学校老师出来跑滴滴,海淀黄庄辅导机构当老师比跑滴滴强多了。后来才知道,渣校生源差,没有家长会请渣校的老师辅导孩子。海淀黄庄的讲师大都是TOP2出来的某省状元,否则都不好意思招生宣传。
【 在 nim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幼稚了。我们当年高中的实验班,老师的子女随便进
:
--
FROM 114.24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