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今年特意研究了几个学校的“校额到校”的数据有感
你研究了哪几个学校?把数据摆一下,怎么从这些数据得出结论的?
不能只说个结论没有数据。
另外,研究了几个学校,就得出“几乎每所学校”属于扩大化。
【 在 tiancaik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几乎每所学校都把“校额到校的学生”当做“xx”来对待。别说好师资吃小灶就是正常的“紧抓”,估计都没有吧。
: 其实针对于很多“低分校额到校”进重点学校的孩子真的并不适合,根本找不到学习的节奏,也得不到重点照顾,看起来可能分数差距不是特别多,但实际学业中与直升统招同学间差距还是很明显的,高中又是所有人争分夺秒的竞争,根本没有时间去追赶同校其他更强孩子以前落下的知识。一步差步步差。欠缺得越来越多。老师也会因为其他同学学得好唯独“校额生”屡屡跟不上而心灰意冷。我不知道后期还会不会督促这些“校额生”。
: 当然凡事都要客观可能有个别低分校额生逆袭追上统招生直升孩子,但我觉得概率不会超过十分之一。
: ...................
--
FROM 223.104.40.*
谁说校额到校是低分捡漏?
清华附中一个校额到校,进校626,高考705。校额到校每年都有上清北的。
【 在 foxifoxi 的大作中提到: 】
: 楼主其实说的没错,如果低分捡漏上名校,看似捡了个大便宜,实际上是孩子进入了一个与自己能力不匹配的环境。
:
--
FROM 223.104.40.*
上清北去哪个学校也能上清北,上985去哪个学校也能上985。那么6xq,4金刚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大家挤破头去这些地方干什么?
【 在 foxifoxi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这种是小概率事件,这样的孩子就算放在区重点(比如交大附,57中,育英建华这类),一样清北
--
FROM 223.10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