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今年特意研究了几个学校的“校额到校”的数据有感
楼主其实说的没错,如果低分捡漏上名校,看似捡了个大便宜,实际上是孩子进入了一个与自己能力不匹配的环境。
【 在 lyt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研究了哪几个学校?把数据摆一下,怎么从这些数据得出结论的?
: 不能只说个结论没有数据。
: 另外,研究了几个学校,就得出“几乎每所学校”属于扩大化。
--
FROM 111.194.223.*
试想,举一个夸张的例子,把一个普娃放在人大附的zp班,孩子会非常痛苦,因为那些孩子至少在进度上快了1-2年,题目深度也趋近于竞赛。有人担心孩子如果去了普校会不会耽误孩子,这点可以放心,首都的中学老师水平都不会差,老师水平是有的,只不过要照顾班上大部分生源的能力,而选择性的教学和讲题,如果孩子是那块料,普校也可以最终逆袭,考上清北985的不在少数。
--
FROM 111.194.223.*
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能力强的孩子,超前学的孩子,进入实验班,学习速度和深度都会较快
--
FROM 111.194.223.*
而普通班孩子,老师会把重点放在中档题的讲解上(压轴题不会是重点),因为这些孩子的目标是北工大(不是清北)
--
FROM 111.194.223.*
你说的这种是小概率事件,这样的孩子就算放在区重点(比如交大附,57中,育英建华这类),一样清北
【 在 lyt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谁说校额到校是低分捡漏?
: 清华附中一个校额到校,进校626,高考705。校额到校每年都有上清北的。
: :
--
FROM 111.194.223.*
什么学生匹配什么学校,这是分流的目的,圈子不同,不要硬融,就是融进去了,也是跟不上,(当然有些杠精会举一些逆袭的例子,我不否认,但这是小概率)
--
FROM 111.194.223.*
你分析的确实有一定道理,这种不是没可能
【 在 davisliuyi 的大作中提到: 】
:
: 所以啊,讨论问题应该更深入一些,分析校额到校捡漏这个同学的分数中,是什么原因导致分数不高,而不是无脑直接下结论。
: 中考区分度低,特别数理难度区分度不高,就可能把一些理科好语文道法拖后腿的同学筛下去,但这些孩子通过校额到了小强,道法可以不选,语文再好好补补,通过数理能力拔尖一样能冲进实验班。
: ...................
--
FROM 111.194.223.*
身边有例子,高中数学,一个暑假自学完,纯自学,不报班,拿高考题测试142分。
【 在 lxb0616 的大作中提到: 】
: 初中简单,高中主要靠智商了
--
FROM 123.124.142.*
支持
--
FROM 123.12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