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北京二中与北京中学现在哪个更强
是这样的,看清北甚至650+看绝对人数就行了;分母多了学校精力分散数字甚至可能还会减少。以前小某书上说四中,二中,甚至清华附只有几百人,人数再扩大一倍清北人数就能直追人大附很可笑。
【 在 l6030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没有想过,北中就算是招400多人,清北人数还是这么多
: 优质学苗就那么多,所以只能维持200人的规模,人数上去了,比率和均分就不好看了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4 Plus」
--
修改:wnnxkkxaa FROM 114.246.239.*
FROM 114.246.239.*
北中(其实是朝阳)最成功的地方是用学制及配套还不错的师资做吸引,在小5和初2提前截流了部分可能去西海的尖子生。另外它和人朝清朝也促进了朝阳高中互相学习竞争,带来了活力,如果没有新3校刺激,朝阳估计现在就比丰台好一点点的水平。但说它加工能力,清北率,平均分就搞笑了,基本全员实验班。
【 在 l6030 的大作中提到: 】
: 海淀有不少这样的,最典型的建华实验,每年人数特别少,还没有校额到校,所以高分比例和均分特别牛逼,确实挺强,但拿这种比均分也挺鸡贼的
: 很多招生大校,虽然比例没那么好看,但能给更多学生一个进重点学校的机会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4 Plus」
--
FROM 114.246.239.*
北中刚开始一两年可能对牛蛙吸引力不够强是你说的情况,但21年以后就是优中挑优了。
【 在 Oliver87 的大作中提到: 】
:
: 我一直觉得加工能力是个伪命题,大部分学校的加工能力是类似的。
: 但要真分析的话,加工能力也能相对客观化。
: 对中学来说,学制越长越稳定,加工能力就越高;班型越小,人数越少,加工能力就越高;有经验的老师越多,加工能力就越高。
: 跟西城海淀的学校比,北京中学的小5和1+3收的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4 Plus」
--
FROM 114.246.236.*
平均水平可不只,它前2年清北裸分一般但650+人数一直很多(占比50%左右)。21年因为高考好,初2狠薅了一把全区尖子,其它中学当时都颇有微词,说25年全区就只指着北中考清北了。
【 在 Oliver87 的大作中提到: 】
:
: 纵向跟自己比,生源可能是有好转。横向跟西海比,还是挺一般的。撑死就是小强统招生的水平吧。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4 Plus」
--
FROM 114.246.236.*
现在版上好几个朝吹估计都是高级黑。
【 在 Reop 的大作中提到: 】
: 高级黑
: --
: 发自xsmth (iOS版)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4 Plus」
--
FROM 114.246.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