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京城56校齐飞清华!那个没有“垄断”的90年代高考
那个年代很少跨区上学,哪有钱租房子
【 在 davidkx 的大作中提到: 】
: 90年代高考旧闻(1991年清华本科生录取名单老照片)和如今高考现状的对比令人感慨万千。
: 当时能有多达56所中学的学生考入清华,这些名录中,我们不仅能看到北京四中,人大附中,清华附中这样的重点中学,还可以看到今天的一些各区二、三类中学: 三中、156中、日坛中学、25中、44中、47中、苹果园、工大附。
: 三十年前北京清华录取名单上56所中学的“百花齐放”,与当下有部分人提倡尽可能让全市所有尖子生高度集中于寥寥几所“巨无霸”高中,形成了刺眼的反差。这绝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游戏,其背后是教育生态的深刻变迁。
: ...................
--
FROM 36.110.228.*
是的,分分清会造成高分找高分聚集,低分找低分聚集
【 在 ptco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正是那个年代的。当年中考录取不是分分清,先报志愿后考试,有一些牛校学习不错的第一志愿差一两分没考上本校高中,直接降档到二类校。也有一些二类校的牛娃,不敢报一类校。
: 结果是,很多二类校招到了很多有实力的学生。
--
FROM 106.39.67.*
那会的报志愿模式。。一志愿相当于初婚,一旦录不上就成了二婚人人嫌。。
【 在 ptco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志愿报实验,二志愿报八中,分数够八中也可能考不上,八中对二志愿的分数要求比一志愿高。
--
FROM 113.57.85.*
我邻居,93年高考,北京市理科第二名,是94中(现在的外经贸附中)的。当然,他是因为俄语班,否则中考肯定去四中了,不可能留在94。
【 在 davidkx 的大作中提到: 】
: 90年代高考旧闻(1991年清华本科生录取名单老照片)和如今高考现状的对比令人感慨万千。
: 当时能有多达56所中学的学生考入清华,这些名录中,我们不仅能看到北京四中,人大附中,清华附中这样的重点中学,还可以看到今天的一些各区二、三类中学: 三中、156中、日坛中学、25中、44中、47中、苹果园、工大附。
: 三十年前北京清华录取名单上56所中学的“百花齐放”,与当下有部分人提倡尽可能让全市所有尖子生高度集中于寥寥几所“巨无霸”高中,形成了刺眼的反差。这绝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游戏,其背后是教育生态的深刻变迁。
: ...................
--
FROM 222.128.15.*
义务教育阶段百花齐放比较好吧。
高中是选拔阶段了,要集中优势资源培养优秀人才,集中力量办大事啊
--
FROM 1.119.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