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171中学估计今年高考成绩应该能稳居东城第二
拉不开,也稳居不了第二,那2个是凑巧留下了天牛。
前50,汇文和171人数一样。前50约等于裸分清北吧
而且汇文竞赛也远好于171,所以今年录取清北,华五的,可能汇文还要超171,第二花落谁家还不一定
【 在 BTBU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模成绩,据说前二都是171的,不过二中还是牛,前十占了六个,这么来看,171将会拉开和五中汇文的成绩,五中的衰落愈加严重。
--
修改:sophiel FROM 114.254.9.*
FROM 114.254.9.*
你每次光听171说,当然是觉得比别的学校好,偏听嘛。
每次中考招生宣传,号称东城第二的,和号称top3高校一样,就是个口嗨
实际上这次一模,前50的人数占比,171就是等于汇文,一个不多,一个不少。
要说去年高考,东中比171差那么多入口录取分,也录取了5个清北。
我倒是很期待今年高考,3年前中考发大水,生源应该比任何一年都相对平均,这才是检验高中加工实力的好机会
【 在 BTBU 的大作中提到: 】
: 171老师很自信,这是私底下听来的说法,所以感觉应该是比汇文好。
: 另外,171经确认去年一共去了7个清北(含北医)
--
修改:sophiel FROM 223.104.40.*
FROM 223.104.40.*
我说了,只能代表171刚好留住了2牛娃,啥也代表不了。
最起码要比清北这个标准才有对比学校加工能力的意义吧
如果只比前面几个人的尖尖,那广渠门早就拿到东城第二甚至第一了,毕竟前年东城4个700+,广渠门占3个
【 在 BTBU 的大作中提到: 】
: 到时候看结果,171老师的分析,谈不上什么自己说自己好,毕竟一模成绩是实打实的,汇文裸分前十好像没有,五中真是彻底一路下滑。
--
FROM 223.104.40.*
5中去年实录6个清北,不知道这1个之差,怎么就能让你觉得171蒸蒸日上,5中一路下滑的?哈哈,不都是半斤八两,只能当二中零头么
【 在 BTBU 的大作中提到: 】
: 171老师很自信,这是私底下听来的说法,所以感觉应该是比汇文好。
: 另外,171经确认去年一共去了7个清北(含北医)
--
修改:sophiel FROM 223.104.40.*
FROM 223.104.40.*
你别根据一年数据就推结论好么?
要说3年
去年,汇文是不如171。
但前年171,汇文一样的挫。再往前一年,汇文实录9-10个清北,可比171多
再回到今年,今年一模前50打个平手,怎么你就替171提前拉踩别人了?
【 在 BTBU 的大作中提到: 】
: 171,650+一直领先,这个毫无疑问,其他冒出来的只是那么漏掉的,最近三年汇文650+应该一直低于171。去年高考也有统计的表,600+也是和171差不少。
--
修改:sophiel FROM 223.104.40.*
FROM 223.104.40.*
你要比之前的随便三四十个清北的辉煌,那指定是下滑的。
二中和整个东城都在一路下滑。东西城早就日薄西山了
这没办法,四中都比不上以前的辉煌,
【 在 BTBU 的大作中提到: 】
: 5中一路下滑毫无疑问,五中之前在东城是什么样不清楚?这个评价是放在一个时间段里面的
--
FROM 114.254.9.*
那这比以前不也是一路下滑么。都是个位数的清北,和人家海淀六小强外的几个强学校都没法比,有啥可在这里说呢。
你不嫌丢东城的人,还洋洋得意,好笑
【 在 BTBU 的大作中提到: 】
: 171最辉煌的时代应该是2010年代,那个时候10+肯定没问题,有没有超过20+不记得有没有了,不过那个时候没有现在这么集中,很多学校都能出清北
--
FROM 114.254.9.*
650只有去年一年超过五中和汇文,好么?
拿一年的数据在那里反复念,好歹稳定个三年再说好么?
【 在 BTBU 的大作中提到: 】
: 650+人数,我不说了么,如果清北人数也一直领先这几年,那171已经可以当之无愧的东城老二了
--
FROM 114.254.9.*
你又开始乱造谣,一直多,和应该都是,搭配起来,一个肯定语气,一个不确定语气。你到底有没有数据,确不确定?
2023年高考,171就考挫了,还一直多,哈哈哈,2023,171上650分的40人,汇文50人,从哪里排的第二?
2022年,考得明确好的也是汇文,171从哪里比别人多?
【 在 BTBU 的大作中提到: 】
: 650+,一直多,最近三年应该都是
--
修改:sophiel FROM 114.254.9.*
FROM 114.254.9.*
关键是并没有稳居第二,你一年我一年,而且都是一样的拉胯。被你在这里尬吹,看得别人都尴尬。
你说一模,前50里171和汇文一样多,汇文还更多人去竞赛拿奖,171怎么居第二?
【 在 BTBU 的大作中提到: 】
: 无语,这怎么叫洋洋得意?东城才多少人,现在人数只有海淀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说如果东城有4-5个,每年五六个清北以上的高中,那么海淀至少可以有12-15个,那不是很正常么?本去高中如果比以前有进步,难道不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你这什么心态?占据第二就是拉踩别人?你的意思不能比较呗?
--
FROM 114.2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