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个人售房:西城什刹海片区,9.9平米的平房一间!
【 在 sugarmt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只是客观叙述了片区的属地校,哪里言过其实了?
: 就西城来说,除了金德月,什刹海片区的中学算是老百姓能够的上的比较好的选择了。楼市里从来都是一分价钱一分货,看所在片区房子售价就懂了。像金融街,楼房不说,就平房基本也没350万以下的。
:
: ...................
如实描述,只不过隐瞒学区部分关键信息,真心不算言过其实的。
--
FROM 111.207.226.*
“政策保障”的前身叫“共建”。一些部委或大型企业,为了满足职工子女入学,会通过单位赞助钱或者物的方式与多所知名中学建立“共建”关系,“共建生”享有一项“特权”,他们上某个中学,不受行政区域、学籍、学生实际居住地、户籍的任何影响。
2014年,北京市西城区当年取消了“共建”,提出了“政策保障协调入学”方式,即“凡属西城区及以上人民政府人才引进计划的海外归国人员、各类引进人才子女及各种符合政策的保障对象子女入学,按市教委相关规定协调解决。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铁路系统子女入学按有关协议执行。”
2018年,北京市西城区教委官网4月27日公布的“15号文件”中,删除了“政策保障协调入学”方式,只是在有关说明中强调:“对持有烈士子女、台籍学生、华侨子女、现役军人子女、全国劳动模范子女身份证明的学生,按相关规定,在同等条件下给予照顾。”
表面上看普通百姓子女增加了派位到优质校的机会。但随着当年派位结果的出炉,大家却发现,“政策保障”威力还是那么强大,普通孩子离优质教育资源仍是那样遥远。
以某班级为例,21名被学区重点名校录取的学生,基本上是强势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子弟,而普通家庭背景的学生多被派位到学区较差的中学。
对此,网友“下辈子的那棵树”在家长帮社区论坛上留言说:“所谓政策保障,姑且认为合理,然而真正符合字面条件的人也并没有那么多,很多名额都给了条子生,毕竟哪个领导没几个亲戚朋友啊?以保障之名给权力寻租空间罢了。”
【 在 denkeni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实描述,只不过隐瞒学区部分关键信息,真心不算言过其实的。
--
FROM 111.207.226.*
我是友军,别咔咔一通乱杀,杀红眼了
【 在 sugarmt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提就是隐瞒了 你这逻辑真逗
: 买学区房的家长不会这点功课都不做
:
: ...................
--
FROM 111.207.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