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这次教委大换血,怎么看?
就算别人不知道 那些叫嚣的人当然知道了
敢于这么叫 当然是因为编制、制度 决定了这是一个可以混吃等死的饭碗 有恃无恐
(别像朝阳某小学两个老师辱骂学生还自我感觉良好的拍视频到处传就行 不过就算她们闹成这样 严重没师德 水木上也有好多人替她们辩护 还有不少这么说:人家不过是不能再当教学老师 又不是开除公职 还是继续在学校其他岗位待着呗 能有啥损失——这个教师体制之下 确实如此 还得再找地儿安排这两位“神仙”)
【 在 brokenw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楼里这几个整天叫嚣,你们不服就考啊。GWY只能35岁以下考都一堆人叫不公平,但没几个人知道,北京的教师99%只开放给应届毕业生!如果大门敞开,你们只怕要跟码农一样35下岗。这是一个完全用行政保障的职业
--
修改:azureocean FROM 116.7.45.*
FROM 116.7.45.*
有几个中小学老师 能达到新东方老师那种水平
没达到的 或者不以新东方为标准 就说教师队伍末尾那些 能淘汰吗
【 在 lii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还真不一定,一个优秀的教师,讲课和说话方式是需要长期的培养,
: 和学生相处的模式,讲课的磨合,语速,理解方式,做到优秀很难。
: 码农那口才,直接就末尾淘汰了
: ...................
--
修改:azureocean FROM 116.7.45.*
FROM 116.7.45.*
我觉得好老师拿高工资是应该的,学区房比别的房子贵一倍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学校。都认可学校的价值,却不认可老师的价值?同样一份工作,你用十分的热情去干和用五分那是完全不一样的。
而且越是好学校越是师德好。我给孩子老师送红包人家都不收,谢师宴也坚辞不受。这种老师要是被消减工资取消编制,我必须站出来反对。
不过我同意用打分制,家长觉得不行的老师就让他待岗。
【 在 azureoce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取消编制呗
: 至于收入 就算在发达欧美 中小学老师也不是什么高收入职业
: 在我国大多数地方 都已经超过当地平均水平很多了
--
FROM 60.27.75.*
目前公立制度下 连个淘汰机制都没有 怎么可能做到“奖惩分明”
当然有品德好 责任心强 教学水平高的老师 这样的老师该奖励该表彰 但是对于这些差的老师该怎么办 靠他们良心发现?缺的就是这个啊
【 在 stockfish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好老师拿高工资是应该的,学区房比别的房子贵一倍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学校。都认可学校的价值,却不认可老师的价值?同样一份工作,你用十分的热情去干和用五分那是完全不一样的。
: 而且越是好学校越是师德好。我给孩子老师送红包人家都不收,谢师宴也坚辞不受。这种老师要是被消减工资取消编制,我必须站出来反对。
: 不过我同意用打分制,家长觉得不行的老师就让他待岗。
: ...................
--
修改:azureocean FROM 116.7.45.*
FROM 116.7.45.*
老师又不是和码农竞争,是和同行竞争。自己不思进取,教学被新东方和学而思打得满地找不到牙,就用行政命令灭了竞争对手。应该是开放职位,让那些优秀的体制外教师进入,让这些混子35下岗吧。
【 在 lii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还真不一定,一个优秀的教师,讲课和说话方式是需要长期的培养,
: 和学生相处的模式,讲课的磨合,语速,理解方式,做到优秀很难。
: 码农那口才,直接就末尾淘汰了
: ...................
--
FROM 223.72.80.*
“有人文精神传递爱”“特别有责任心”——你说的这是老师&医生的“理想状态” 不是“现实状态”
理想挺美好 现实很骨感
不是什么人一当上老师医生就能自动变高尚了
而且正因为这两个行业特殊 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是每个人利益所系 所以更容易产生阴暗腐败 离“理想”越远
也正是因为如此 才强调“师德”“医德”
但光唱高调没有用
现实是有些医生老师连合格“工具人”的要求都达不到
还谈什么“人文精神”什么“爱”什么“德”
这种人需要被行业淘汰
【 在 colleen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条中肯,老师医生这两个职业特殊之处在从业者需要有人文精神传递爱,其他职业当个工具人可能问题不大,这两个职业需要特别有责任心,一个关系到生命,一个关系到下一代,且和每个家庭都相关
--
修改:azureocean FROM 116.7.45.*
FROM 116.7.45.*
关于教改,2006年是分水岭。
1998年,教育产业化,到了2006年,终于开出了果实。
2006年之前,北上这些一线城市也许还有给孩子补课的,地方城市没啥补课机构,小学比较轻松一点,没晚自习。
从初一到高三,就是地狱模式。早上7点到校,晚上8点半下晚自习。住校的回宿舍,不住校的回家,每月休一天,俗称月休。
重点和非重点,到了初三分快慢班。重点高中大约招生12个班,六个班是凭借成绩考上的,4个班是花钱上(比如考生差个1分到三分,3千。10分之内1万,超过10分,拿钱也不收),两个条子班。
1998年,教育产业化,房地产商品化,1999年高考扩招。
教育产业化,恶果之一就是资本开始进入,到了2006年,结出丰硕果实,一线城市补课机构遍地开花。3线,5线,18线跟进。有的学校初三,高三寒暑假补课,私立补课机构就去教育局告状,学校补课告停,家长只好花大钱去私立补课机构寒暑假补课。
一群高知精英开始鼓吹快乐教育,减负,攻击基础教育。家长群怎么说呢,就会跟风,被快乐教育带节奏,开始攻击公立学校,放学晚,功课重,要求减负。应广大家长的要求,2012年左右,减负,小学3点就放学,初中,高中停了晚自习,便宜了课外补课机构。
从2006年到2019年,课外补课机构赚的盆满钵满,一线城市补课机构老师每月1万起步轻轻松松,家长叫苦连天。
家长又开始抱怨,什么3点放学没人接孩子,公立学校上课不教等等。2020年,教委发文件,小学生可以3点半放学,可以4点半放学,可以5点放学。
资本进入教育,恶果就是掏空家长口袋。公立学校减负的恶果就是让私立补课机构赚的盆满钵满。1999年开始扩招,20年后,导致大学生遍地开花,良莠不齐,眼高手低,工作难找,毕业就失业,毕业就啃老,工厂没人去。每年毕业700万考生,211,985 招生不到40万,5%。好的企业招生,就看第一学历。中产的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进入这5%的行列,普遍焦虑。
于是,又开始教改,2020年到2030年,小升初可以随机派位,导致买了学区房的家长,有点心里没底。中考录取50%,也就是说,一半的孩子去高中,一半的孩子去职校。2019年之前,家长还可以砸钱去私立高中,现在这条路也给堵死了。
义务教育阶段,目前一塌糊涂,也是家长抱怨重灾区,骂老师,抱怨老师基本都是一瓶不满半瓶晃的小学生家长。初中生家长抱怨老师的不多,高中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没啥家长抱怨。
--
FROM 223.72.72.*
北京是成年人多啊,生育率还是很低,医院没人生,学区里面也没那么多孩子当学生啊。
【 在 w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是县城的问题,县城很多没有编制的老师,北京赶人都赶不掉,还怕招不满?
--
FROM 124.64.126.*
如今优质资源必须花大钱
【 在 thylyre (美芽)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自己家也几代教师,但我确实看不惯现在的中小学老师,动不动把孩子推给家长,动不动就停课撇清责任,家里没老人又需要上班的家长怎么办?都辞职了喝西北风去吗?还是带孩子去单位?单位让带吗?即便带去了孩子跟着大人天天坐地铁公交在大人单位面临的感染风险比去上学要小?
:
: 觉得停课无所谓的要么家里有全职妈妈,要么只是在无偿剥削老人的劳动力而已。
:
--
FROM 101.228.227.*
中国的义务教育能算什么“产业化”
都是吃财政饭的 连个淘汰机制都没有 更不是什么真正的市场状态 “产业”个啥
被一波有“编制”人员所垄断的、由国家社会全民供养的公共产业吗?
不过是某些人被供养之余 还想利用公共资源利用手中权力想方设法谋点利 发个财
【 在 yushan11 的大作中提到: 】
: 关于教改,2006年是分水岭。
: 1998年,教育产业化,到了2006年,终于开出了果实。
: 2006年之前,北上这些一线城市也许还有给孩子补课的,地方城市没啥补课机构,小学比较轻松一点,没晚自习。
: ...................
--
修改:azureocean FROM 116.7.45.*
FROM 116.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