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看了看西城的学区房,一声叹息
嗯,阶层不同确实很难理解别人的生活。不怨你……
【 在 carmanlee 的大作中提到: 】
: 呵呵,我看你就像看外星人似的,好搞笑。
: 【 在 tiancaik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 哥们,太low了吧。
: ....................
--
FROM 123.123.43.*
这里恐怕学不到什么……
网络最大的好处就是有各种有见识的人说出各种新奇的思维,最大的弊端就是门槛太低让更多的喷子到处黑……
【 在 Hopelesst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不不,我是真的好奇。说不定人家真有高见呢,我必须虚心学习一下
:
: 【 在 tiancaik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
--
FROM 123.123.43.*
上三代都是京籍,为啥要去山东河南?逻辑不通啊,不好意思我娃想在哪个区中考就在哪个区中考。
具体中考前一年我才会定,只看哪个区相对好考。
有简单的路径有房在就可以了啊……
目前我娃那年我最看好东城、亦庄的高中学位。这几年可能会用老人名义搞套东城落户房……
【 在 phbat 的大作中提到: 】
: 欢迎去山东河南参加高考,反正拼的是排名。
: 绝对比例不一样,拼毛排名。
: 百分90的录取比例跟六十的比,在六十里面好好争排名吧。
: ....................
※ 修改:·tiancaikang 于 Apr 17 11:48:28 2022 修改本文·[FROM: 123.123.43.*]
※ 来源:·最水木 客户端·[FROM: 123.123.43.*]
修改:tiancaikang FROM 123.123.43.*
FROM 123.123.43.*
哦哦,我以为你是那个刚买老旧小区入住二环的朋友了。抱歉。那我们都一样,爷爷那代人起就在二环内。父母分别都分的二环内房。从小长大在二环,其实二环内没啥值得骄傲的,只是那个时代劳动人民的福利……
在这个时代上纲上线成学区房,笑死了。
【 在 carmanlee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看懂,我们的房产都是祖上留下来的,刚来的是啥意思?不知道刺激到你哪根敏感的神经了。
: 【 在 tiancaik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 拜托,我20年前二环最好的年代就在二环里你刚来的有啥资格嘲笑别人呢?
--
FROM 123.123.43.*
虽然个人没都有,但父母有,爷爷有可不可以迁户口可不可以中考?
不知道在纠结什么?为了证明什么?
近郊确实有配套不好的片区,城区确实也有老旧得不成样子的片区。都不愿意说实话就很可笑了。正视自己所居住地区的缺点真的好难……
【 在 Canon5DII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现在是就事论事 姑且不说你说的你到处有房可不可信 主要是说这些出来对证明论点没有半毛钱关系
: 【 在 tiancaik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 上三代都是京籍,为啥要去山东河南?逻辑不通啊,不好意思我娃想在哪个区中考就在哪个区中考。
: ....................
--
FROM 123.123.43.*
实事求是的讲,每个家庭不是在刻舟求剑。而是对照自家娃那年的人口数据在猜测。
当然去年是有史以来最简单的一年,如果每家都以去年的90%作为参考那我啥也不说了……
远见这东西确实不是每个人都有,京籍波峰波谷交替这几十年总有家庭觉得自己娃会被运气眷顾……
【 在 spritesw 的大作中提到: 】
: 实事求是
: 目前的数据东西就是90%
: 至于你说会下降
: ....................
--
FROM 123.123.43.*
哥们你一看就不是北京人,当年我们80后西城老宣武就是40多人只有10多人考上高中。当年我们就是40%多的普高率!
你来北京可能时间短,被中介或者是机构骗了而已。你不了解上一个京籍人口高峰期最最真实的样子。压根没有15万-18万-20万+这么多高中学位……
随便吧,你愿意这么自我安慰也挺好,90%普高率!北京教育万岁。挺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在 noeticwxb 的大作中提到: 】
: 既然是以后要中考,为什么要拿现在的学位数量去算未来的录取比。
: 现在的学位数量少,是因为只有这么多人!
: 学位多得很。
: ....................
--
FROM 123.123.43.*
报国寺后来老太太分的牛街。回中当年也还不错。如今除了实验班垫底了……
这些新北京人不懂而已……
我记得您是前辈,好像比我大。我们那几届正好赶上人口高峰期。
【 在 Hopelesst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也是老宣武的?
:
: 【 在 tiancaik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
※ 修改:·tiancaikang 于 Apr 17 21:13:57 2022 修改本文·[FROM: 223.104.39.*]
※ 来源:·最水木 客户端·[FROM: 223.104.39.*]
修改:tiancaikang FROM 223.104.39.*
FROM 223.104.39.*
当年没合并区我们那个时代还凑合,每年都能有个别清北,现在太难了。都被掐尖了……
这些新北京人还认为是学校的加工能力,没好生源啥老师来了也不好使。非常滑稽,无非掐尖而已……
【 在 Hopelesst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我应该比你大三四届。我当年在琉璃厂,师大附边上。
:
: 【 在 tiancaik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
※ 修改:·tiancaikang 于 Apr 17 22:29:57 2022 修改本文·[FROM: 123.123.43.*]
※ 来源:·最水木 客户端·[FROM: 123.123.43.*]
修改:tiancaikang FROM 123.123.43.*
FROM 123.123.43.*
出生在80年代,考学可不是80年代啊……就是上一个京籍人口高峰期。
我们的孩子还是要重复我们曾经的路……
当然您脑中已经先入为主了,那就这么认为吧。我只能说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总之规划未来是每个家庭都要提前做的事……
【 在 spritesw 的大作中提到: 】
: 北京整体上没有90%
: 只有少数地方有90
: 有的地方也就5、60
: ....................
--
FROM 223.1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