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从西东海到海西东,下一站到哪儿? 为什么很多家长选择朝阳通州
【 在 lilyhouse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说的朝阳,你非得拉上西海,那我就证明你的逻辑是错的。
: 自己逻辑混乱对升学情况一窍不通还敢大放厥词乱扣帽子
来来来,我给你上个语文课
看看这段阅读理解,他是回复别人的买西海学区房的事情
你能理解成买朝阳的学区房,您真是人才
140楼|BtoJ|2021-11-29 19:26:13|只看此ID
回复|发信|转寄
朝阳买得起学区房而不买的,说明是不重视学习佛系的那批家长,希望他们把朝阳教育带起来?
【 在 tiancaik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脑袋有问题的才会这么回答……
: 第一错误点最贵的学区房学位也不过1000多万,朝阳居民有的是人买得起吧……
: 第二错误点不是常住人口的多少来看比较最终成绩,而是参加考试京籍孩子数量的多少才是标杆。朝阳昌平大兴等等这些区都有很多非京籍以及很多年轻家庭。你不会不知道北京市的发展史吧?
--
FROM 114.242.248.*
【 在 lilyhouse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说的朝阳,你非得拉上西海,那我就证明你的逻辑是错的。
: 自己逻辑混乱对升学情况一窍不通还敢大放厥词乱扣帽子
我错的我认,原贴我直接写了我文中的漏洞,但是你这阅读理解真离谱了
--
FROM 114.242.248.*
【 在 lilyhous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理解的没问题,他说的就是朝阳有能力买西海却不买的的就不重视学习,不鸡血,根本不可能把朝阳成绩带起来。你搞不清逻辑硬往海淀买西城上套
你这逻辑鬼才,各种横跳啊,哈哈,佩服
有能力买西海的不买就是不重视学习,就带不起这个区来,哪得了,这么推论,学区房地区就永远是学区房地区了。永远都是静态了,这这种闭环逻辑链,我佩服
西城当第一当了多少年,怎么被海淀超过的?只是因为没点招了?只有海淀可以点招?
--
FROM 114.242.248.*
【 在 lixueyi7 的大作中提到: 】
: 您说的是有道理的,环境对孩子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可能本来成绩C类孩子,到了都是成绩A类孩子的环境,可能学习成绩能够提升到B类。
: 我可能想的是另外一个角度,孩子还是成绩C类孩子,周围也是A,B,C类孩子混合的环境,由于没有那么大的比较压力,每一类的孩子都是能够自然生长。成绩C类孩子的选择包括有:
: (1)努力成为成绩B类孩子,但是概率是小于鸡娃环境的C类孩子;
: ...................
是这样的,同意您的想法和推理
但是结论不同,可能是因为小时候行成的世界观不同。
我周边的人,小镇做题家和土著们都讨论过
虽然土著同学同事们,相对来说活得滋润些,但是他们也倍感压力,因为他们的兴趣发展最后还是要落脚到和全国莱北京的孩子一样卷,我不是说不要兴趣爱好,我真心羡慕他们小时候培养的特长,但是这个和学习也不矛盾,反正他们的说法是,身边靠音乐美术艺术吃饭太难了基本都没走那条路,这个可能是当代社会压力造成的。
我也希望我孩子要学点爱好特长不要只读书,但是国内依然很卷,要快乐教育我觉得我这种阶层的可能不合适,父母再成功一点也许可以。
小镇做题家们更不用说了,大多数想法就是,我们那时候就是靠拼杀过来的,以后没点硬本事不能在大城市立足。当然他们也普遍羡慕大城市孩子的多才多艺,挺好。但可能还是把分数看的很重
其实都是为了孩子
--
FROM 114.242.248.*
【 在 lilyhous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根本不知道各区升学路径。海淀要拼娃,西城拼爹。只有朝阳九年制没有升学压力。家长要么不舍得拼娃,要么没信心不敢拼娃。
: 西城没落的原因很多,一方面掐尖能力下降,吃大锅饭导致平均水平下降。另一方面师资跟不上,这几年新老师学历跟其他区相比太差了。还有大锅饭导致学生没有学习动力,不像海淀幼儿园就开始鸡血。大家为了逃避鸡血纷纷去吃大锅饭,导致吃大锅饭的生源越来越平庸。
: 大锅饭会让学生没有积极性,海淀这种模式才会让孩子努力向上,另一方面不敢拼,也没能力拼的离开海淀,海淀的生源优胜劣汰了
朝阳九年制也不是全部,也只是部分学校。估计占不了20%?其他区一样有,可能朝阳比例高一点?
我觉得不鸡娃的家长就是没想明白的,除非能换个游戏,否则别人鸡你不鸡,西城东城能保住你?
这就是剧场效应,别人鸡,你不鸡就是逆水行舟,掉队不是正常的么
另外,西城也不全是点招,蒸包,这种必然不超过50%,应该更少,更多的西城孩子还是用学区房上学。
现在1911什么730政策导致外区人买西城学区房的少了,西城肯定还要下降啊
--
FROM 114.242.248.*
【 在 lilyhouse 的大作中提到: 】
: 点招政保说的是小升初,很多家长没想明白,以为买了东西朝阳九年制房子就可以躺了。海淀没有这种可以躺的,所以都在拼,牛娃上好学校,这样才会正向循环。
哪有,我知道的朝阳家长,孩子大的对高中都很焦虑
都考虑用回户籍去东西海上高中的备选
高中都要考的,不焦虑的没有吧,除非打算出国不玩这个游戏了
--
FROM 114.242.248.*
【 在 lilyhous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真是对西海一点不了解,1911是海淀的政策时间,731是西城的。海淀去年夏天大涨了一波,明知道是1911后还逆势上涨就是因为海淀小升初点招锁区了,外区基本没机会了。去年十一不对外区招生了,民办也只给外区非常少的名额摇号,导致很多原本点招的孩子没来得及买房跨区,倒是便宜了海淀本区的孩子。所以去年夏天开始外区家长为孩子准备点招房子。今年果然还是继续锁区
逻辑混乱
点招和锁区本身就是矛盾的,只是不得已而为之
点招不就是为了多招各个区的好学生么? 便宜海淀本区的孩子,能上好高中就能牛?
那何必点招,不如一开始就便宜本区孩子好了
海淀继续封闭,招不来其他区牛蛙,也就会回归
另外现在锁区了,一样有回户籍政策,外区家长准备房子不就为了这个。
--
FROM 120.244.232.*
【 在 efas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来对东城可能还是不太了解。
: 东城可不是发展文体,用“寓教于乐”“兴趣学习相结合”更恰当。
: 双减之后,你可以调查下各学校的“思维引导”“乐趣reading”“名著赏析”这些兴趣班是做什么的。
: ...................
东城可不是发展文体,用“寓教于乐”“兴趣学习相结合”更恰当。
双减之后,你可以调查下各学校的“思维引导”“乐趣reading”“名著赏析”这些兴趣班是做什么的。
----
我不care这些名词
不以考试科目为目标的,无论啥名目,都是扯淡
是以考试科目,中考,高考科目成绩为目标的就是鸡娃
就这么简单粗暴
高考就是个筛选考试,除了顶部孩子搞竞赛,其他的孩子也别比素质了,高考就不是素质考试!
否则无论啥素质教育都比不过刷题,衡水模式那种拼
高考对大多数孩子还是最重要的途径,除非有更多奶茶妹妹跳健美操那种升学途径
--
FROM 120.244.232.*
【 在 lilyhouse 的大作中提到: 】
: 前阵子流行买硬盘,囤视频课资料,百度网盘会自动清理一些涉及版权的内容。很多朋友的洋葱数学、物理都被清掉了
有机构的时候,100个鸡娃的家长,80%能用上这些资料,你交钱,培训老师帮你盯着用
没机构了,100个鸡娃的家长,20%能用上这些资料,大多数都放在硬盘里吃灰
--
FROM 120.244.232.*
【 在 lilyhouse 的大作中提到: 】
: 朝阳家长初中才焦虑高中跟海淀家长幼儿园就开始规划已经差出很远了
干脆说从胎教开始好吧
贩卖焦虑有意思么
读过书的都知道,从初中开始抓就差不多了,这也是大家都很重视初中的原因
焦虑的最多从小学抓,但是其实小学抓也只是适合部分牛蛙,大部分孩子认知能力还没发展到哪儿
幼儿园规划个屁,陪跑有意思么,懂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么?
人生长着呢,幼儿园鸡个啥,最多启蒙个数学英语语文啥的,让孩子能自主阅读下
咋不从精子卵子就开始规划?
--
FROM 120.244.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