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买学区房难道不是买邻居和同学吗?教师轮岗有啥影响?
这就刻舟求剑,现在已经不是过去炒学区房的正反馈时代了。
教改这么多强势政策执行下来, 80%-90%的潜在学区房买家都不考虑高价学区房,谁还跟那10%-20%凑一起当邻居同学?
上地东里从30套变成87套在售都没人接盘。
学生多校--老师多校--生源质量下降--老师质量下降--学区房价值降低--生源进一步下降--师资进一步下降--成绩下降, 这是个负反馈过程了。
【 在 goodylucky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49.7.239.*
这在海淀已经算最破的了。 只不过比二环西城50多年的房龄的没法比,那种更破。
【 在 brightace 的大作中提到: 】
: 上地东里那边的房子我真的觉得不破,但是看单价,感觉码农觉得破都只买最小户型,然后橡树湾买个大house
--
FROM 49.7.239.*
如果绝大部分人都不迁。 孟母自己过去就没有意义。
【 在 syd7125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是对的,这正是孟母三迁的道理。但是很多家长不这么认为。
--
FROM 49.7.239.*
这几个并列海淀区最破的那一档小区了。
但是海淀区其他大部分都是相对新和好的小区,尤其是五环外,次新环境好配套好的一堆堆的。可选择的好小区太多了。
【 在 brightace 的大作中提到: 】
: 要不你看看小南庄,上地东里可以说是海淀五环外面比较破的了,但是感觉看完小南庄怡秀园(这个也没买)之后立刻就觉得还行,还有海淀实验那一系列的房子大多数都不如上地东里,还有八一除了大河之外的房子(不算公寓)当时看八一某小区,小区院子有一块大片大片的垃圾场,恶心死我了
--
FROM 49.7.239.*
所以,如果越来越的人选择不买,那这个学区的整体学习氛围的优势就会下降,就会导致更多的人不买,这个学区的门槛也会进一步下降
【 在 windflows 的大作中提到: 】
: 同感,买学区房的家长通常对孩子的学习会更重视一点,从而提高整个学区的整体学习氛围。
--
FROM 49.7.239.*
所以出多校让买了也可能去弱校,或者碰上个弱校轮岗来的老师。 现在是买了也不见得能买到期望的同学和老师了。
【 在 ada11111 的大作中提到: 】
: 学区房就是买同学,不是同学多好,是下限高一些。
--
FROM 49.7.239.*
至于升学率,目前已经查不到了,偶尔有小机构透露某个学校的升学率,也是吸引眼球招奥数班用,实际那升学率没人知道真假,想怎么能说怎么说。 如果传言的增大校额到校是真的,那以后学校的升学率直接看校额比例就得了。
找有钱的或者特定人口聚集区,不用买学区房。 整个北五环外从西三旗清河马连洼都是码农居住区,完全没必要去迁到房价高一倍的房子破一倍的上地东里。 整个北四环也都是中科院、大学的聚集区。
这样子单点学区房概念会进一步打压,之前还是炒作太厉害,并不是真的价值。
【 在 syd7125 的大作中提到: 】
: 孟母的时候人口稳定,她可以去找她想一起生活的群体。现在人口流动相对自由了,确实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不过还是有些标准可以参考,就看你认可哪条并且有能力达到吧。
: 找学校的会关注:
: 1.区内学校的口碑
: ...................
--
FROM 49.7.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