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学区房焦虑也就5年了
三甲医院建档?
我大房山的孕妇想去三甲医院建档,人家也不让啊。
你得先搞清楚建档的条件:
在本区有户籍,或者居住证明。
假设在协和医院建档。首先,是不是要有东城户籍,或者在东城的长期居住证明?这得什么人?东城居民。都东城居民了,要不本地人,要么已经买房,要么在东城居住很长时间。这样的人,当然不困难。
你想想,一个刚毕业来北京没几年的人,大概率上是不是买不起核心区的房子?先住在郊区?以后经济条件改善了,再换房?你没看到这部分人,就假定这部分人不存在?
幸存者偏差
【 在 iammajia0313 的大作中提到: 】
: 刚刚怀孕的同事说,现在三甲医院建档毫无困难,没啥人
: 跟几年前各种建档建不上,走廊当产房的景象完全天壤之别了
: 教委的策略估计也是硬挺一挺,熬过这几年完事儿
: ...................
--
FROM 111.193.4.*
这个我知道,但是会被合理劝退。再说了,住房山也没必要去协和生娃。来回折腾孕妇也不方便。
生孩子这事也是离医院越近越好。
所以,三甲医院孕妇少,只能说明三甲医院周边孕妇少,但是不能说明孕妇整体少。
【 在 smile2004108 的大作中提到: 】
: 建档随便,没有户口限制。非京都可以去协和建档。现在全北京最抢手的不是公立,是协和国际,剖腹产下来十几万吧,服务好舒服又最安全,因为供给很少需求大,基本就是刚发现怀孕去可能都没法建档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4
:
: ...................
--
FROM 114.247.186.*
你看吧,城区妇幼,病房空着。你直接来房山妇幼看看呀。
中国生娃的主力军在三线以下,大农村,一个挨一个升
北京生娃的主力军在郊区,因为郊区房子相对宽敞,生活压力小一些。
城区居民大部分都没有大房子,且生活压力相对大,生娃意愿不强,或者说已经在郊区生完娃,开始折腾教育了
但是,这帮郊区人士在娃长大之后,如果有能力换房,就会购买城中心学区
结论:城里面生娃少,不代表郊区生娃少,不代表外地人不来北京,更不代表以后没人换房进城,和学区焦虑没有一点关系
【 在 smile2004108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想多了。
: 非京住丰台,朝阳的,2017年都在协和公立生的,不至于劝退你。
: 不止三甲少,各区妇幼保健院少的更多,三甲减少的好点。我亲历,某城区妇幼,病房空着。
: ...................
--
FROM 114.247.186.*
出生人口少了,所以城里面三甲医院建档人数少了?这两者有啥关系?
北京出生人口的多少,和学区房需求呈正相关?引起学区房焦虑?
人人都要学区房?
凡是郊区出生的就不要学区房了?
人少了,可能从整体上导致入学容易,于是就导致入学区容易?
---------------------
【 在 zxswy 的大作中提到: 】
: 喜欢自己随意猜测,张嘴扯淡,在那自己想象郊区能多生的,不如去找北京每年统计年鉴看看,官方数据清清楚楚,北京出生人口19年早就比高峰期少了差不多一半了,20年都没出来呢,只会更少
--
FROM 114.247.186.*
没错,您的数据很正确。
然鹅,能说明什么呢?
出生人数下降,入学人数减少,没问题。说明学区房就不焦虑了?对于稀缺资源来说,不管人多人少,该稀缺还剩稀缺,只要到不了人手一个,那就得焦虑。
【 在 wuhuadasha 的大作中提到: 】
: 下降挺明显的
: 根据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北京2020年户籍人口出生数为100368人,创下十年来新低。这相比2019年减少了32266人,下降幅度约为24.32%。
: 此外,2020年北京户籍人口死亡数为97649人,与当年户籍人口出生数量相差2719,这也是自2007年以来两者差距最小的一次。
: ...................
--
FROM 114.247.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