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转载)
解释有,但是你不想认可
【 在 luoxiaod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NewExpress 讨论区 】
: 发信人: gadfly2012 (gadfly2012), 信区: NewExpress
: 标 题: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 ...................
--
FROM 39.170.2.*
联合国也用中文,
这个是文言文,早起语言的特征,不怪现在
【 在 gliet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啥可反思 已然这样了
: 联合国就用法语
: 歧义最少
: ...................
--
FROM 39.170.2.*
你看你现在就用中文,不存在什么歧义
【 在 gliet 的大作中提到: 】
: 阿拉伯文、中文、英文、法文、俄文和西班牙文是联合国的六种官方语言。 英语和法语是联合国秘书处的工作语言,用于日常专业交流。 根据大会第 68/268 号决议,条约机构最多可以使用三种正式语言开展工作,在例外情况下,必要时可以使用第四种语言以促进成员之间的交流。 每个
: 缔约国还保留以六种官方语言中的任何一种与条约机构互动的权利。
--
FROM 39.170.2.*
主要是孔子没有研究好历史,
中国有两个历史源头,一个是神话史,一个是史前史。
孔子的叙事是神话史,三皇五帝,那都是圣人,不会有殉,因为本就不死。
然后碰到了史前史,它有殉,只能是“后人学坏了”
【 在 luoxiaogui 的大作中提到: 】
: 用假人来代替真人陪葬,难道不怕后人模仿吗?
: 这种翻译我觉得似乎是合理的,但是跟上下文有点匹配不上,
--
FROM 39.170.2.*
秦穆公亲自用了子车氏三人为殉,是春秋仅有的记载。
你讲废除,从何说起呀
【 在 lsnirvana 的大作中提到: 】
: 正式历史记载,周朝正式废除人殉的时间是在周安王十八年(前384年),还是秦穆公废除的,离周开始都过了600多年了。
--
FROM 39.170.2.*
不是后代,是没有好下场的意思。
就是你做了俑,后来你被作了俑
【 在 luoxiaod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什么“其无后乎”非要译为“后代”呢,这种翻译很不合理,,
--
FROM 117.147.26.*
吃烟
【 在 jjjc 的大作中提到: 】
: 辣么,现代礼教一般吃啥?
--
FROM 117.147.26.*
你提出来的,是假想孔子是个恶人,所以怎么都往恶了解。
【 在 luoxiaod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后,可以不理解为先人或者作俑者的后裔,可以理解为后来的人,与始相对。最先用俑来祭祀先人的人,在他们之后的人们(就不会效仿他们的作法吗?)。这一句的意思可能是说,某一个人开始做了坏事(或者好事),后来的人就会效仿他们,跟着做类似的事情。
--
FROM 117.14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