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原来《1984》 写的是英属殖民地的事情,被大阴帝国附会成了苏联
- 这就是犬儒态度了,避开对错,只选择嘲笑。
 没关系,选择是自己的权力。
 【 在 howfar 的大作中提到: 】
 :
 : 我觉得吧, 这世界只有可以嘲笑的,
 : 没有能彻底否定. 因为一切都能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 作为一个人, 说服自己才能信服, 否则阿q精神不可战胜啊, 呵呵.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V2056A」
 --
 FROM 223.72.74.*
 
- 你丝毫不觉得自己发的那个链接的文章简直是没有靶子创造靶子, 
 然后鸭子嘴就算作者说了, 也是作者内心黑暗, 为了黑而黑的证明,
 你这套路也好意思批评犬儒. 你是不是从来没输过? 羡慕你了.
 
 
 【 在 quany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就是犬儒态度了,避开对错,只选择嘲笑。
 : 没关系,选择是自己的权力。
 : 发自「今日水木 on V2056A」
 --
 FROM 111.19.32.*
 
- 那篇文章中,我感兴趣的只是奥威尔批评武器的来源,看完感慨“原来如此”。 
 至于奥威尔批评的是谁,我也尊重奥威尔作为作者表述的权威性,没打算和谁讨论。
 【 在 howfar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丝毫不觉得自己发的那个链接的文章简直是没有靶子创造靶子,
 : 然后鸭子嘴就算作者说了, 也是作者内心黑暗, 为了黑而黑的证明,
 : 你这套路也好意思批评犬儒. 你是不是从来没输过? 羡慕你了.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V2056A」
 --
 FROM 223.72.74.*
 
- 你没打算和谁讨论, 你发给我那个链接是今天多吃了两个馒头不成. 
 你这圆谎的毛病是很犬儒.
 大英帝国黑不黑, 肯定黑, 但是像模像样的写文章论述作者的写作意图, 还能被你圆成这样,
 你读书是为了说服别人, 还是为了说服自己的呢?
 你看看你说的这些话, 说服自己了吗? 如果说服了, 得到心灵的安慰, 就好了.
 你又想说服别人,又说自己没说, 你内心会不安吗?
 
 
 【 在 quany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篇文章中,我感兴趣的只是奥威尔批评武器的来源,看完感慨“原来如此”。
 : 至于奥威尔批评的是谁,我也尊重奥威尔作为作者表述的权威性,没打算和谁讨论。
 : 发自「今日水木 on V2056A」
 --
 FROM 111.19.32.*
 
- 典型断章取义的文章。
 Geoge Orwell 1930年代参与西班牙内战,
 加入了马克思主义党 POUM,
 POUM 反对人民阵线、反对斯大林主义,被大林清理。
 
 而支持反叛军方的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
 西班牙内战双方的背后是苏德,都是集权模式。
 区别是,社会主义工人党的最初权力来自国民的选票,
 因此执政后对国民感情深厚,一心一意为人民。
 而布党权力来自马克和暴力,与普通国民无关,
 执政后对国民没有感情。
 
 《1984》里描述的社会,集权模式和苏德都一样,
 利用可能不存在的外敌来加强自身的军力以保持权力,
 这点也和苏德一样。
 看细节显然更贴近苏联模式。
 监视国民的隐私、鄙视穷人,工人去贫民区是不好的行为。
 德国不鄙视、不剥削穷人。
 社会主义工人党给车企下命令为国民制造廉价的大众汽车、
 为 650万劳动者解决了失业问题,国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实际上 1944年的二战期间作者就想出版这本书,
 被拒绝了,很明显是在说苏联,英美怕大林生气退出战争。
 
 【 在 singleboy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新的“居住殖民地”,英国实行类似于英国的法律制度;而在“非居住殖民地”,英国人对当地人民的反抗毫不留情,实施严酷的恐怖统治。几乎所有的读者,都把英国作家乔治o奥威尔(George Orwell)写的小说《1984》,当做描写苏联极权政治的书。2005年,一位匿名美国记者“艾
 : 阰拉金”(Emma Larkin)发表了《在缅甸寻找乔治o奥威尔》的书,揭示了奥威尔的真相。
 : 奥威尔真名叫埃里克o布莱尔(Eric Blair),英国人,1903年生于印度,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缅甸当警察,负责抓捕、审讯从事抵抗运动的缅甸爱国者。回到伦敦后,陷入孤独和痛苦之中,流浪于街头。1936年西班牙内战时,曾作为志愿者参战,站在共和派一边。1949年发表《1984》,1950
 : ...................
 --
 FROM 223.104.38.*
 
- 大家读书都是为了吸取营养,完善自我认知,而不是为了言不及义,跟人胡喷中找快感,那就低级趣味了。
 奥威尔的小说很经典,但我以往不知道奥威尔的成长过程,以及他出色的描绘集权社会的素材来源。而这,是作品研究的重要课题。
 这篇澎湃文章提供了这方面的材料,我觉得材料挺好,是有营养的。这就是我一直在表述的全部。
 没功夫跟你来来回回了,再见。
 【 在 howfar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没打算和谁讨论, 你发给我那个链接是今天多吃了两个馒头不成.
 : 你这圆谎的毛病是很犬儒.
 : 大英帝国黑不黑, 肯定黑, 但是像模像样的写文章论述作者的写作意图, 还能被你圆成这样,
 : 你读书是为了说服别人, 还是为了说服自己的呢?
 : 你看看你说的这些话, 说服自己了吗? 如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V2056A」
 --
 FROM 223.72.74.*
 
- 你汲取知识是知识的论证方式符合你的认知框架。
 苏联的实践不符合作者的认知框架,
 而澎湃几乎故意混淆作者的认知,这点伎俩真是老传承了
 你自己东拉西扯,思路混乱,死不认错,还振振有词,
 你要觉得伎俩是知识,也未尝不可。
 
 【 在 quany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家读书都是为了吸取营养,完善自我认知,而不是为了言不及义,跟人胡喷中找快感,那就低级趣味了。
 : 奥威尔的小说很经典,但我以往不知道奥威尔的成长过程,以及他出色的描绘集权社会的素材来源。而这,是作品研究的重要课题。
 : 这篇澎湃文章提供了这方面的材料,我觉得材料挺好,是有营养的。这就是我一直在表述的全部。
 : ...................
 --
 修改:howfar FROM 117.136.87.*
 FROM 117.136.87.*
 
- 贴图片就能过了
 【 在 singleboy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的,这篇文章写的不错。我转到历史版,结果总是审不过。
 --
 FROM 101.24.89.*
 
-   原来纳粹党这么好,啧啧
 
 【 在 histospr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典型断章取义的文章。
 : Geoge Orwell 1930年代参与西班牙内战,
 : 加入了马克思主义党 POUM,
 : ...................
 --
 FROM 61.150.12.*
 
- 你读完觉得是讽刺谁就是谁好了 不用抬杠
 
 【 在 singleboy (吃)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新的“居住殖民地”,英国实行类似于英国的法律制度;而在“非居住殖民地”,英国人对当地人民的反抗毫不留情,实施严酷的恐怖统治。几乎所有的读者,都把英国作家乔治o奥威尔(George Orwell)写的小说《1984》,当做描写苏联极权政治的书。2005年,一位匿名美国记者“艾玛o拉金”(Emma Larkin)发表了《在缅甸寻找乔治o奥威尔》的书,揭示了奥威尔的真相。
 :
 :  奥威尔真名叫埃里克o布莱尔(Eric Blair),英国人,1903年生于印度,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缅甸当警察,负责抓捕、审讯从事抵抗运动的缅甸爱国者。回到伦敦后,陷入孤独和痛苦之中,流浪于街头。1936年西班牙内战时,曾作为志愿者参战,站在共和派一边。1949年发表《1984》,1950年去世。奥威尔一生中,与苏联无任何交集,他书中所描写的极权主义统治(totalitarian rule),正是英帝国的现实,来自于他自己的生活经历。
 :
 --
 FROM 115.2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