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金庸的作品已进入衰老死亡期,而《三国演义》依然光鲜。
- 评价一个作家和作品的水平高低,是否具有恢弘的格局,驾驭数百个以上的个性鲜明的角色,是非常考验作家的底蕴功底和水平的。
 
 金庸的作品人物性格死板,其受众,几乎全部是封闭闭塞的发展中国家中专生文化水平的人群,
 其最大的价值是伴随了70-90一代人的成长,其作品水平不高,无论文笔,还是情节的处理都显得苍白。
 
 更缺乏思想,已经不值得现在的00后来读,也吸引不了这些人的敬意了。
 
 金庸的小说,注定像那些70-80年代的老歌一样,式微,萧条,破败,坍塌
 --
 FROM 223.112.50.*
 
- 【 在 druidps 的大作中提到: 】
 : 评价一个作家和作品的水平高低,是否具有恢弘的格局,驾驭数百个以上的个性鲜明的角色,是非常考验作家的底蕴功底和水平的。
 : 金庸的作品人物性格死板,其受众,几乎全部是封闭闭塞的发展中国家中专生文化水平的人群,
 : 其最大的价值是伴随了70-90一代人的成长,其作品水平不高,无论文笔,还是情节的处理都显得苍白。
 : ...................
 
 
 更准确一点,金庸的小说就是70-90后一代的“传奇游戏”,厮杀累了,玩伴散了,激情褪去后,自然死亡
 --
 FROM 223.112.50.*
 
- 【 在 zwx1003 的大作中提到: 】
 : 三国演义00后就会读吗,我看还没金庸多
 : 发自「今日水木 on KB2000」
 
 
 现在小学五六年级,一些老师公开要求读西游记或三国。
 小学三四年级,无论男生还是女生,即便没有读原著,但各种绘本,游戏,动漫……的影响。
 
 人家对三国演义里面的情节,已经很熟悉了。
 --
 FROM 49.73.109.*
 
- 【 在 zwx1003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种靠国家力量灌输不算
 : 发自「今日水木 on KB2000」
 
 
 如果是历史和人文讨厌的玩意,
 思想性不强,文学性一般,史诗性趣味性不足。
 就像传销一样,
 
 即使是皇帝和宠臣带头,日读夜读,天天讲天天背。
 随着老皇帝死掉,
 
 也会被绝大多数人像垃圾一样从记忆里,图书馆里,自家书架上,桌子上,,床头的抽屉里捏着鼻子丢出去的。
 --
 FROM 49.73.109.*
 
- 【 在 shoc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公开要求读的就算了吧,别说现在不提鲁迅了。就算提鲁迅,不管过去(80年代以来)到现在有几个是主动从课本之外接触鲁迅的?
 : 又有多少都是从课本之外接触金庸的?
 
 
 老师,或其它人公开要求读的有很多。
 《三国》在00后人群里的流行,和老师要不要求,关系不大。
 
 
 这里列举,只是说明老师顺应了潮流和经典的伟大而已,之是原因之一
 --
 FROM 49.73.109.*
 
- 【 在 Isay 的大作中提到: 】
 : 金庸的小说就是街边大排档,
 : 吃着很爽,也能常吃,就是没营养,
 : 上一波老板死了,换一拨人继续摆,
 : ...................
 
 
 
 哈哈,你这个比喻很到位。
 金庸的小说就是大排档,膨化的油炸食物。
 
 
 相比之下,《三国演义》就像咖啡,茶一样,荡气回肠,提神悦目,历久弥新。
 
 而且,还能当半本历史书。
 
 
 
 金庸,也就没文化的马云之流,推崇喜欢而已。
 --
 FROM 49.73.109.*
 
- 【 在 TGIF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人70后,一直对他的作品没啥兴趣,大学某年暑假无聊,捏着鼻子看了一段,实在是看不进去。
 
 
 
 金庸的小说,确切的说是填补了50-70年代,某东方大君的气场压制下,中国文学领域的荒漠,收割了这一代的大批中学生中专生的阅读流量。
 
 上了大学,接触了开放的世界和真正的人类经典后,人们品位改变了,很多年轻人就不愿意吃金家的这些大排档,油炸食品了。
 --
 FROM 223.104.148.*
 
- 【 在 xingqiu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句难听的,看了《史记》的刺客列传,游侠列传,再看金庸那些男男女女,感觉很幼稚,跟看异次元玄幻没有啥差别
 :
 
 
 那个满大街都是王建国,张大民,李刚的时代,人们审美荒漠化的时代。
 
 金庸满足了底层的个人主义幻想和精神空虚。这是他最大的价值,和成功的原因。
 --
 FROM 112.2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