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关于中国文明vs日本文明
- 60分说是90分的老师?
 【 在 druidps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东亚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对漫长数千年的历史长河里,中国毫无疑问一直扮演着日本老师的身份。
 :
 : 大约在19世纪中叶到21世纪初,这接近150年的时间里,由于当时脑残的皇帝与统治阶层的自卑封闭,不能传承吸收本民族和世界文明对精华。
 :
 : 对于老师已经逝去,遗子年轻懵懂的时代,日本暂时性扮演了务实上进学长的角色。
 :
 : 随着中国21世纪的正常发育,历史自然而然的重新赋予了中国人以日本师长的身份。
 :
 : 日本人必须承认,中国将在包括军事,经济,科技,社会,文化等领域重现昔日屹立全世界民族之林,让最优秀最精英最聪明的日本人俯首帖耳,感叹“高山仰止”的局面。
 :
 : 这一点,是150年来那些所有的文人,学者,政客,工科生们,包括康梁,周树人周恩来毛伢等等……以其格局与脑回路所不能意识和认知到的。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OS」
 --
 FROM 112.97.48.*
 
- 没人认为维族和汉族很接近,但是总有人对日本有同文同种的幻象。其实日本和中国既不同文(汉字只是作为符号借用),也不同种(这个有争议),是差异极大的两种文化和民族。
 【 在 ole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要说日本这种不同的国家,就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比如藏族维族哈萨克族傣族等等等等,都有不同于汉族的文化。所以,你说的是很平常的事情。
 :
 --
 FROM 101.228.154.*
 
- 日本18世纪的西学先驱新井白石、青木昆阳等人都是朱子理学信奉者,典型的中国式儒士。
 
 日本前近代社会(江户日本)跟中国(满清)最大不同点在于,一是中国是汉人受压迫的异族统治,日本人则没有这种束缚(日本最大优势),二是日本缺乏科举制这种社会阶层流动、人才选拔体制(日本劣势),三是日本缺乏中央集权(从近代列强的崛起过程来看,中央集权对于近代化是积极的,所以这也是日本的劣势)
 
 从日本明治维新前的发展进程看,1720年德川吉宗开洋禁后,日本兰学兴起,为明治维新奠定了重要的社会思想基础;而同期满清严格执行禁天主教,海禁,导致中外交流中断,并且实施文字狱反动政策。在晚明时期,中国的西学东渐进度远超日本,即使1720年时,汉译本的晚明西学东渐著作依然是日本人了解西欧的重要来源。
 
 综上,日本能在近代化进程中超过中国,最大的因素就是中国受到满清的统治和压迫。而不是什么文化内核的问题。
 
 【 在 doubleback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是你想象的,其实日本文化很独特,其内核和中国完全不同,某些方面倒是和欧洲尤其英国有点像,这也是日本的近代化转型如此顺利原因之一。(这不是我说的,算是学界的共识)
 : 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都是表层的,形式的。
 --
 修改:tianc03 FROM 120.244.164.*
 FROM 120.244.164.*
 
- 日本直到晚明还在学习中国,程朱学说、朱舜水、阳明先生的心学,都是近代日本人求实上进的哲学根基,新井白石、青木昆阳这些最重要的兰学先驱,都是儒家学者(类似晚明中国徐光启李之藻)。
 
 日本海岛性质跟中国确有不同,但并不是什么文化不同,而是它带来的国防安全优势,日本人因为海岛性质,连续逃脱蒙元、满清的侵入和奴役,而中国却两受其害。这才是中日近代分化的根本因素。
 
 所谓海洋文明的优势,与遭遇蛮族侵入奴役这一点带来的影响相比,根本不值一提。英格兰直到17世纪相比意大利还是落后很多的,希腊被称为海洋文明,并且是西欧哲学、科学的老师,但也受突厥人征服而衰落。
 
 【 在 Zsup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属实,尽管有些国人可能接受不了
 : 中国是农耕文明,日本实质上不是。算不算海洋文明可以讨论。
 : 中国人内核就两条,传宗接代,好死不如赖活着。后一条肯定不适用日本人。日本人的生死观就像他们的樱花一样,只要灿烂过,那么一霎那。古代中国,尤其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的生死观也是如此。不知什么时候变了。
 : ...................
 --
 修改:tianc03 FROM 120.244.164.*
 FROM 120.244.164.*
 
- 多了解一下历史进程,而不是浮于表象。看看我发在历史版的此贴
 
 https://www.mysmth.net/nForum/#!article/History/2091153
 
 大致说明白了,日本到底是因为什么超过中国的,根本因素是中国遭遇了满清征服而受到文化专制,而日本因为海岛地理安全而逃过一劫,成为华夏文明境外开花的桃源之地。
 
 在此之前,中国还因为遭遇蒙元入侵,丧失了宋朝科技文化在全世界的领先地位,日本同样也逃过一劫。
 
 【 在 smther2009 的大作中提到: 】
 : 60分说是90分的老师?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OS」
 --
 FROM 120.244.164.*
 
- 中国总想着继承内亚帝国那套,结果就必须负担起内亚帝国难以承受的成本
 【 在 Zsuper (sup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属实,尽管有些国人可能接受不了
 : 中国是农耕文明,日本实质上不是。算不算海洋文明可以讨论。
 : 中国人内核就两条,传宗接代,好死不如赖活着。后一条肯定不适用日本人。日本人的生死观就像他们的樱花一样,只要灿烂过,那么一霎那。古代中国,尤其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的生死观也是如此。不知什么时候变了。
 : ...................
 --
 FROM 111.163.121.*
 
- 中国是东亚,不是内亚,中国的内亚特性只能说是被迫的,地理决定的。没有任何民族经久不衰,几千年来中原一旦衰落就是内亚入侵,给中国的东亚文化内核带来致命的挑战。日本作为岛国拥有地理安全,于是演绎了纯粹东亚人该是什么样。
 【 在 tgfbeta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总想着继承内亚帝国那套,结果就必须负担起内亚帝国难以承受的成本
 --
 修改:tianc03 FROM 120.244.164.*
 FROM 120.244.164.*
 
- 把问题归结到满清当然是一种轻松愉快的做法,汉人尤其会感觉舒服,但是其实啥也没解决。你觉得明的统治结构面对西方的冲击可以应对得更好?
 日本并非铁板一块的中央集权,导致它应对西方冲击可以有不止一种响应,等于多种解决方案有试错竞争的机会。至于近代化之后中央集权的加强,那是硬币的另一面。
 假设一下,如果中国的沿海省份拥有一定的自治权,那面对英国的贸易诉求,各省份可能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积极参与贸易的省很快就会显示出优势。
 多样性的丧失对物种的延续极为不利,人类社会也是类似的。
 【 在 tianc03 的大作中提到: 】
 : 日本18世纪的西学先驱新井白石、青木昆阳等人都是朱子理学信奉者,典型的中国式儒士。
 : 日本前近代社会(江户日本)跟中国(满清)最大不同点在于,一是中国是汉人受压迫的异族统治,日本人则没有这种束缚(日本最大优势),二是日本缺乏科举制这种社会阶层流动、人才选拔体制(日本劣势),三是日本缺乏中央集权(从近代列强的崛起过程来看,中央集权对于近代化是积极的,所以这也是日本的劣势)
 : 从日本明治维新前的发展进程看,1720年德川吉宗开洋禁后,日本兰学兴起,为明治维新奠定了重要的社会思想基础;而同期满清严格执行禁天主教,海禁,导致中外交流中断,并且实施文字狱反动政策。在晚明时期,中国的西学东渐进度远超日本,即使1720年时,汉译本的晚明西学东渐著作依然是日本人了解西欧的重要来源。
 : ...................
 --
 FROM 101.228.154.*
 
- 满清的超稳定高压体制及相关政策本身就是在严重破坏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的多元化。这不是什么舒不舒服的问题,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领域一直少有人说的大实话罢了。
 至于日本的分权大名们是不是会比中国的科举文官更能接受近代启蒙,我并不看好日本的大名。明治维新、倒幕运动本身就是在反对这些封建领主罢了,福泽谕吉出身下层士族,同时更是一个汉学家、兰学子弟。
 【 在 doubleback 的大作中提到: 】
 : 把问题归结到满清当然是一种轻松愉快的做法,汉人尤其会感觉舒服,但是其实啥也没解决。你觉得明的统治结构面对西方的冲击可以应对得更好?
 : 日本并非铁板一块的中央集权,导致它应对西方冲击可以有不止一种响应,等于多种解决方案有试错竞争的机会。至于近代化之后中央集权的加强,那是硬币的另一面。
 : 假设一下,如果中国的沿海省份拥有一定的自治权,那面对英国的贸易诉求,各省份可能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积极参与贸易的省很快就会显示出优势。
 : ...................
 --
 修改:tianc03 FROM 120.244.164.*
 FROM 120.244.164.*
 
- 日本确实古代学中国很多,但社会及制度与中国差异很大,有点像欧洲,有个名义皇帝(天皇)的分封封建主社会,中国要么是割据林立,相互之间没有统属关系(强吃弱,弱称臣或被消灭,强分裂等)的多国时代,要么是集权制大统一国家。
 --
 FROM 117.14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