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佐证《几何原本》作者更可能为古埃及人而非古希腊人一些考据
结合全文内容,书名改为《几何与超精度数原本》(数论证明题篇幅很大)或许更切合,期待天文考古等相关工作者发掘出能快速促成相应数学史学术界共识的更可靠证据。
佐证《几何原本》作者更可能为古埃及人(而不是当前学术界认同的古希腊人)的一些线索如下。
1、古埃及与古希腊(乃至整个古代欧洲)历法精度上的对比,古埃及领先相当多。
超精度数学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就在于历法。
当前百度百科有提及:古埃及宗教历法(有别于民用历法)太阴历一年365.25天(具体开始施行时间可自行查证)。整个古代欧洲(包括古希腊)历法精度达到一年365.25天要滞后非常多年。
此外,在莫斯塔伐.葛达拉(Moustafa Gadalla)所写的《古埃及文化探秘》第二版中有给出古埃及人创造比365.25更高精度历法并且沿用至今的线索,大体内容如下(部分内容本人有重新表述):“古埃及历法也被称为天狼星历,而地球绕太阳一周需要365.25636天(注:这是恒星年,而非回归年,恒星年与回归年校准一年时长各有利弊)。每一年另外0.00636天的差异(365.25636 – 365.25 天) 则要每 (1/0.00636) 157.25年加一天,这样每到157、314、471和629年的周期加一天,而埃及人一直沿用至今。将古埃及历法与儒略历(原文写拉丁历法,经考据,翻译成儒略历要更准确)进行比较,在公元前45年(原文写前48年)采用儒略历时,埃及历法的第一天是8月29日,现在则是9月11日,这就是这13天差别的来历。可以清楚地看到埃及人在过去2,000年里一直在进行着这样的调整。自伊斯兰/阿拉伯人占领埃及(公元641年)后,古埃及历法成了科普特历。”。科普特人至今是埃及重要的民族,可进一步调查了解争取得到线索上实质性的突破。
13天天数差别这方面我有其他途径核实过,进一步考据重点在于629/4(157.25)该数字作为额外置闰年数是否真在公元前45年或之前就施行(13天的天数可以作为一个支持证据了,但换算成157.25这样的精度需要额外资料)。“157.25的精度”可直接对应“1/0.00636的精度”并直接对应“365.25636”的精度,而“365.25636”对应的是以天为基础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面5位并且完全准确(更准确的恒星年天数为365.25636042 )!考据后无误的话,这就可以直接推导古埃及人当时肯定也可以测量出回归年天数为365.24220或365.2422(精确到小数点后面5位或4位,更准确的回归年天数为365.2421990741),那么肯定可以计算出至少这样精度的大岁差年数365.25636/(365.25636-365.2422)=25795(四舍五入到个位;现代测量的大岁差年数25772,前三位都是完全准确的)。结合本人所分析大金字塔的长高数据(有相应文章,可自行检索),从数字上来说,古埃及“大金字塔”就是北半球“25920/6*10”(43200)分之一的周长及高度的等比例缩影,25920=360*72这个数值在大金字塔设计时被有意地选用可能性非常大。相当于“大金字塔建造前后大岁差年数为25920附近的数值已经被部分古埃及人所知”该结论,不单单存在重要的物证(留存至今的大金字塔),还有至今依旧使用历法上的证据(尚需考据157.25该数值在相应历法置闰年数上选用的起始时间是否在大金字塔前后甚至远远早于大金字塔建造时期),此外还有一些散落的证据。而25795(或者25920)类似精度(精度都在1%以内)的大岁差年份数在大金字塔建造前后就能达成的话(要知道后来者很晚才能达到这个精度,尽管古代其他地方也有些知道大岁差的存在并进行估算但基本都做不到1%以内测量精度,基本是等到《几何原本》重新传入欧洲,在近代或者现代才能超过这个精度了),基本就能证明大金字塔建造前后古埃及就存在“很多实现超精度理论的几何及数论证明题”及其“为实现超精度理论在数量上不断减少/约掉的公设”了,如此的话就基本能证实《几何原本》最核心理论原创时间应该是在大金字塔建造前后(再超前很多时间可能性应该不大)了!
2、古代天文台对比上的巨大落差:
“超精度数学”(包括天文数字)理论创新往往与跨时代天文台的出现相辅相成(比如第谷·布拉赫建立天文台与牛顿创造“微积分理论”、“万有引力理论”一前一后,同时前者所提供天文数据的的确确也为后者理论提出带来了巨大贡献)。
古代欧洲(主要是古希腊,毕竟当前认为《几何原本》作者是古希腊人)至今很少或者没有出现跨时代天文台方面的证据,而古埃及金字塔则可以作为非常重要的天文台,其与地面巨大的高度落差便于提升日影长度变化、北极星仰视角变化等重要数据测量精度的实现。
左塞尔金字塔作为第一座古埃及金字塔,大金字塔作为最高的古埃及金字塔,两者时间跨度就一百来年,这段时间里重要天文数据的高精度观测及其“超/高精度数学”理论创新应该有比较实质性的进展。
3、可能作者学术界等地位对比上的巨大落差:
当时古埃及宰相伊姆霍特普(有时候也翻译成“印何阗”)修建了第一座古埃及金字塔,并且其身兼天文学家、医学家等多重身份,人物事迹描述上要比欧几里得具体非常多。相较而言,欧几里得在古希腊的地位远不如伊姆霍特普在古埃及的地位(包括当时各自学术界地位、社会地位,前面影响到专业性,后者影响到可调动社会资源多寡上),就开创性地以“五大公设”推导演绎“几何原本几何部分”并将其应用于“超精度数学理论”(现有《几何原本》数论部分)这样重大数学理论创新角度而言,前者可能性应该远远低于后者。时间跟精力成本就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几何原本”翻译成阿拉伯文、拉丁文、中文第一版所花费的时间成本、精力成本就非常庞大(以徐光启最早想系统化地翻译《几何原本》为中文举例说明,当时中国也存在散落的很多“几何原本”数学证明题了,但其团队也只翻译前部分而已,况且徐光启在中国的社会地位并不低)。
如果只是将几何原本由原先的古埃及文字翻译成古希腊文字,那么我想欧几里得在前面古希腊人基础上,时间上是足够的,但如果是其原创性地以“五大公设”推导演绎“几何原本几何部分”并将其应用于“超精度数学理论”,本人认为可能性微乎其微。
当然伊姆霍特普也可能不是《几何原本》的作者,故而这边提出的观点是“作者出现在大金字塔建造前后阶段”。
备注:
左塞尔金字塔(Pyramid of Djoser),由宰相印何阗设计建造于约公元前2667至前2648年,埃及历史上首座金字塔(信息来源:百度百科)。
大金字塔(胡夫金字塔)约建于前2580年,完工于前2560年,是世界上最大、最著名的金字塔(信息来源:百度百科)。
--
FROM 117.28.1.*
胡说八道,明明是永乐大典里抄的
【 在 xpu 的大作中提到: 】
: 结合全文内容,书名改为《几何与超精度数原本》(数论证明题篇幅很大)或许更切合,期待天文考古等相关工作者发掘出能快速促成相应数学史学术界共识的更可靠证据。
: 佐证《几何原本》作者更可能为古埃及人(而不是当前学术界认同的古希腊人)的一些线索如下。
: 1、古埃及与古希腊(乃至整个古代欧洲)历法精度上的对比,古埃及领先相当多。
: ...................
--
FROM 42.2.186.*
一直没搞懂古希腊那帮人的著作如何保留下来的
--
FROM 183.42.209.160
古埃及人当时就有发明“纸”了。
【 在 sh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直没搞懂古希腊那帮人的著作如何保留下来的
--
FROM 117.28.3.*
真的吗,一本也不够啊,他们那些巨著那么多字
抄起来也费劲啊
【 在 xpu 的大作中提到: 】
: 古埃及人当时就有发明“纸”了。
:
--
FROM 183.42.209.160
大金字塔、留存至今依旧使用古埃及历法(恒星年历法,并且精度相当高,365天后的小数点好几位都是准确的)等证据的共同存在(还可相互推导)基本可以证明:
1、25795(或者25920)类似精度(精度都在1%以内)的大岁差年份数在大金字塔建造前后就能达成。
2、当时他们测量的地球半径数值精度能实现在1%内,并且在大金字塔建造前就能实现。
这两个证据的存在在人类科技历史上都是非常意想不到的。
造纸术当时古埃及就有,反而不是多神奇的事了。
【 在 sh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真的吗,一本也不够啊,他们那些巨著那么多字
: 抄起来也费劲啊
--
修改:xpu FROM 117.28.3.*
FROM 117.28.3.*
证据呢
【 在 xpu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金字塔、留存至今依旧使用古埃及历法(恒星年历法,并且精度相当高,365天后的小数点好几位都是准确的)等证据的共同存在(还可相互推导)基本可以证明:
: 1、25795(或者25920)类似精度(精度都在1%以内)的大岁差年份数在大金字塔建造前后就能达成。
: 2、当时他们测量的地球半径数值精度能实现在1%内,并且在大金字塔建造前就能实现。
: 这两个证据的存在在人类科技历史上都是非常意想不到的。
: 造纸术当时古埃及就有,反而不是多神奇的事了。
--
FROM 183.255.219.*
你不如整理整理找个数学史的杂志投了,往这里贴对你帮助不大
【 在 xpu 的大作中提到: 】
: 结合全文内容,书名改为《几何与超精度数原本》(数论证明题篇幅很大)或许更切合,期待天文考古等相关工作者发掘出能快速促成相应数学史学术界共识的更可靠证据。
: 佐证《几何原本》作者更可能为古埃及人(而不是当前学术界认同的古希腊人)的一些线索如下。
: 1、古埃及与古希腊(乃至整个古代欧洲)历法精度上的对比,古埃及领先相当多。
: ...................
--
FROM 202.120.11.*
当时测量地球半径?
【 在 xpu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金字塔、留存至今依旧使用古埃及历法(恒星年历法,并且精度相当高,365天后的小数点好几位都是准确的)等证据的共同存在(还可相互推导)基本可以证明:
: 1、25795(或者25920)类似精度(精度都在1%以内)的大岁差年份数在大金字塔建造前后就能达成。
: 2、当时他们测量的地球半径数值精度能实现在1%内,并且在大金字塔建造前就能实现。
: ...................
--
FROM 39.144.69.*
你可以认真看下我原文。此外,中国是有埃及考古队的,现在及往后可以挖掘出更多那边的天文相关考古文物出来进一步佐证我主题帖的几个重要天文数字证据及其结论,或许等待时间不用很久。
【 在 chaobill 的大作中提到: 】
: 证据呢
--
修改:xpu FROM 117.28.2.*
FROM 117.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