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中国没有诺奖是因为
【 在 godabout 的大作中提到: 】
: [upload=1][/upload]
这位截图的,请区分好科学和工程技术的进步。
中国现在科技的进步,很多是工程上的进步,是企业院所取得的,是海量工程师996取得的。 和学阀们关系不大,但是老是看到学阀拿工程上的突破给自己脸上贴金。 知识原创突破 的工作,才是学阀该表现的地方,结果表现一坨。
高校的本职,是搞科学探索,以原创突破为成果。 表现稀烂,原创都靠别人,只会作坊式灌水。
--
修改:victd FROM 112.96.70.*
FROM 112.96.70.*
科学探索是原理不清楚,需要多样性路线,发现具有随机性,要多分队,适合学校干。工程则是原理已知的情况下,寻找可行性路径,可以大团队,随机性小,适合企业院所干。
大学适合探索科学,而不是工程,因为没有工程师工艺师,东西都是学生做的。 企业院所适合做工程,
现在国家被学阀忽悠,科学也搞有组织科研,本来应该有组织地保持多样性,结果有组织地把技术路线和经费收敛到学阀的少数路线上去了。
--
FROM 112.96.70.*
现在高校筛选的都是密集兑现浅层思考的,难问题不碰,坚城不攻,追热点刷灌水指标积极,这些人已经占据了科研的各级帽子,
象张益唐佩雷尔曼这种长期思考深刻问题的在高校已生态灭绝。
有人说他们上了帽子就会研究深刻问题了,但是长期灌水的根本没有训练到思考深度,打惯了追击战,是打不了攻城战的。
我们没有长期思考深刻问题的赏功机制,望周知!
--
FROM 112.96.70.*
【 在 godabout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把这两个界限划的泾渭分明了
: 工程技术和科学技术本身就是相伴相生的
: 校企合作是很常见的模式
: ...................
这个两个就是这么泾渭分明,他们的管理机制是不一样的,虽然具体小问题可以相互转化(工程遇到原理不清,转科学。),但是绝对要分清其做事风格的不同,可是我们郭嘉不懂。
--
FROM 183.63.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