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奖项被撤! (转载)
今天南方周末新闻:
从公开资料看,这五位获奖人迄今获得的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也不止这一个,其他科技奖项的颁奖单位是否也会采取同样的撤销动作?
【 在 trabalhar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佬有知道原因的么
: --来自微微水木3.5.17
--
FROM 112.96.38.*
不知道 就看牵连到谁?
【 在 fatwallet 的大作中提到: 】
: 今天南方周末新闻:
:
: 从公开资料看,这五位获奖人迄今获得的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也不止这一个,其他科技奖项的颁奖单位是否也会采取同样的撤销动作?
: ...................
--来自微微水木3.5.17
--
FROM 218.108.210.*
可以重新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
【 在 zfbdcyj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评jq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刑满释放的人是如何回山大当教授的?
:
--
FROM 36.151.187.*
不可以。要无犯罪记录。
【 在 beta756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以重新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
--
FROM 112.20.84.*
deepseek的回答:贪污罪是故意犯罪,并且通常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因此它完全符合《教师法》中禁止担任教师的法定情形。
针对“录用有贪污犯罪记录的人担任教师”这一问题,对学校的处罚与之前概述的框架一致,但会因为贪污罪这一特定罪名的性质而有一些更具体的考量。
核心结论:绝对禁止,严肃处罚
贪污罪属于严重的职务犯罪,与教师职业要求的“为人师表、品德高尚”根本性冲突。因此:
对个人:一旦因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永久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取得的,自动丧失。
对学校:录用此类人员,学校及负责人将面临严厉处罚。
对学校的详细处罚分析:
学校录用有贪污罪记录的人,通常被视作 “明知或应知”而违规录用,因为贪污罪是重大犯罪记录,在准入查询中会明确显示。
1. 行政责任(必然会发生)
责令解聘:教育行政部门会立即下令学校解除与该人员的聘用合同。
通报批评与行政处分:
学校会被在全系统内通报批评,影响其声誉和考核。
学校的直接负责人员(如校长、分管人事的副校长、人事主任)会受到行政处分,包括但不限于:警告、记过、降级、撤职甚至开除。
影响评优与考核:此事会成为学校的重大污点,直接影响学校当年的各项评优评先资格以及领导的年终考核。
2. 刑事责任(如果存在渎职或贿赂行为)
虽然不像录用性侵罪犯那样容易直接引发刑事责任,但在特定情况下,学校负责人也可能触及刑法:
玩忽职守罪:如果负责招聘的人员严重不负责任,没有按照规定进行准入查询,导致本应被筛查出的贪污犯进入教师队伍,并造成了严重后果(例如:该人再次贪污学校经费、向学生家长索贿等,产生恶劣社会影响),相关责任人可能构成玩忽职守罪。
滥用职权罪:如果学校负责人明知对方有贪污记录,但因其某种关系(如亲戚、朋友、收了好处)而故意录用,这就属于滥用职权。如果给国家或学校利益造成重大损失,则构成滥用职权罪。
受贿罪:如果在录用过程中,学校负责人收受了该人的贿赂,那么还会另外追究其受贿罪的刑事责任。
【 在 beta756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以重新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
--
FROM 112.20.84.*
有没有想过 民族文化的根基正是这些呢
几十年的不一样 否定不了5000年的传统
【 在 youyo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小看了这些人的影响。
: 先立项拿国家的经费,然后拉企业搞转化,回头再向国家要政策要投资,然后包装上市割韭菜,这个套路已经很成熟了,涉及的金额恐怕比军队还要大,还不好追责。
: 另一方面,这些人都是导师院长主任校长院士学科带头人等等,对下一代的影响极大。我们各行各业的精英基本上都要经过这些人的教育指导,上梁不正下梁歪,长此以往,整个国家都会跑偏,民族和文明的根基都会被腐蚀破坏。
: ...................
--
FROM 60.188.34.*
他可以不算故意犯罪
【 在 zfbdcyj 的大作中提到: 】
: deepseek的回答:贪污罪是故意犯罪,并且通常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因此它完全符合《教师法》中禁止担任教师的法定情形。
: 针对“录用有贪污犯罪记录的人担任教师”这一问题,对学校的处罚与之前概述的框架一致,但会因为贪污罪这一特定罪名的性质而有一些更具体的考量。
: 核心结论:绝对禁止,严肃处罚
: ...................
--
FROM 183.131.109.*
大概率是当年判的是故意。因为不按故意就不会判刑。科研经费被挪用的多了,不是故意一般不会管。
【 在 beta756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可以不算故意犯罪
--
FROM 112.20.84.*
这种数额不大的贪污、受贿一般律师都会辩为法律观念淡薄,一般1-3年都可以认为是非故意犯罪
【 在 zfbdcyj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概率是当年判的是故意。因为不按故意就不会判刑。科研经费被挪用的多了,不是故意一般不会管。
:
--
FROM 183.131.109.*
非故意一般是过失犯,比如失手伤人。法律意识淡薄就是故意犯。
【 在 beta756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种数额不大的贪污、受贿一般律师都会辩为法律观念淡薄,一般1-3年都可以认为是非故意犯罪
--
修改:zfbdcyj FROM 112.20.84.*
FROM 112.2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