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有没有纯靠自己努力作出学术贡献拿到帽子的
还挺多的
王小云院士
--
FROM 114.254.3.*
成功将人情世故的优良传统文化与自然科学研究结合起来,是帽子工程的重大突破
【 在 high 的大作中提到: 】
: 哪怕有一个也行!
--
FROM 110.52.223.*
很多帽子,不仅努力做科研,而且努力人情世故,有时候为了江湖地位还得委曲求全。可惜的是,很多人拿到帽子以后更多地扮演了学术官僚的角色,无法心无旁骛地从事最喜欢的科研工作,不能不说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
前面有人提到屠呦呦和袁隆平,这两位是真正的科学大家,是绝大多数帽子梦寐以求的境界。
世界,会因为青蒿素而记住屠呦呦,也会因为杂交水稻而记住袁隆平。可是,即便是金字塔尖的院士,又有几人在生前死后,能被世人记住
--
FROM 111.199.104.*
很多帽子,边做科研,边人情世故,能这样 还是非常优秀的
--
FROM 183.208.12.*
因为这个世界本质是复杂的,而宣传是纯粹的。
你是信宣传,还是信这些人精的选择?
你当然可以信宣传,相信世界是纯粹的,甚至可以信某些顶级人精是纯粹的。
【 在 ffffjjjj2014 的大作中提到: 】
: 很多帽子,不仅努力做科研,而且努力人情世故,有时候为了江湖地位还得委曲求全。可惜的是,很多人拿到帽子以后更多地扮演了学术官僚的角色,无法心无旁骛地从事最喜欢的科研工作,不能不说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
: 前面有人提到屠呦呦和袁隆平,这两位是真正的科学大家,是绝大多数帽子梦寐以求的境界。
: 世界,会因为青蒿素而记住屠呦呦,也会因为杂交水稻而记住袁隆平。可是,即便是金字塔尖的院士,又有几人在生前死后,能被世人记住
--
FROM 221.219.185.*
还有呢 还有那么多帽子呢
【 在 proteldxp 的大作中提到: 】
: 举两个例子屠呦呦、袁隆平 ...
--
FROM 183.250.58.*
【 在 canda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挺多的
: 王小云院士
老时代的,现在说新时代。
--
FROM 112.96.133.*
如果是NC当然上不了,这个不算子刊,其它的大子刊5篇上会应该没有问题
不过确实卷,很多优青都有正刊了
【 在 hclp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疫情前,靠超强学术实力碾压,还有可能上帽子,尤其是小帽子,但是疫情后,全面推行破五维后,非常难,尤其是杰青,现在就是有五篇子刊都不一定能上会
--
FROM 111.203.22.*
钱学森算吧。院士靠自己的努力。
【 在 high 的大作中提到: 】
: 哪怕有一个也行!
--
FROM 39.144.92.*
江南钱家赫赫有名。最近去世的许倬云也是江南名门,后来去泰弯跟随建丰同志,然后赴美。
钱去美国道士就是大佬卡门。
那个时代,也是美郭最开明的,直接任命钱为上校作为君方大项目pi。
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 在 huhxy 的大作中提到: 】
: 钱学森算吧。院士靠自己的努力。
--
FROM 219.13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