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学生论文写不好,首先是学生为人的问题。
为学要先为人,真的是非常有道理。如果只去抓论文,不去管学生的为人,也只能解决表象问题。
可是,有一部分学生的为人的问题,导师是解决不了的。就算延毕也是多浪费一年导师和学校的资源。
举少部分学生的问题的例子:
1)写论文拖拉到最后,不给导师和自己留充裕的修改论文的时间;
2)写完第一稿自己不修改两遍就给导师修改,语言和标点符号错误一大堆;
3)不追求把论文写好,不是闻过则喜,听到论文送给了要求严的老师来审会不开心;
4)审阅专家的意见,不愿意去改,一直拖到最后一天;
5)如果论文送审不能通过,会抑郁或极端行为。。。
举这些例子,是想说对于为人靠谱的学生,对他们要求严格是应该的也是值得的;
对于为人不靠谱的学生,对他们要求严格虽然是应该的但不是值得的;同时也别指望他们能达到论文的要求。
如果论文不通过拿不到学位,或者出现极端行为,对孩子人生的影响也会很大。
试想如果你是老师,你也不愿意让一个孩子因为一篇论文去跳Lou吧。
所以就出现了目前这样导师为难的境况(假定导师是负责的)。
我想可不可以这样,每篇论文增加一个属性,就是导师(或者评阅专家)打分一项。
比如杨同学这篇论文,如果导师打分60分,虽然及格了,但是这个分数提醒大家,她的论文的水平导师是不太认可的;或者论文的错误没按照导师要求修改;这篇论文的可参考性不高。
如果导师打分90分,但大家又发现有这么多错误,才说明导师是不负责任的,没有认真去评阅她的论文。
这样的话,也给这些为人不靠谱的学生一些活路,让他们毕业拿学位了,但又告诉世人他们的论文不行。
我知道一定有人会说这对那些为人靠谱的学生不够公平。
可是天底下哪里有完全公平的事情?另外导师把精力从不靠谱的学生身上,多转移一些到靠谱学生身上(比如不追着他们改论文),也是对靠谱学生更有利一些吧。
另外有人会说为什么不教育那些不靠谱的学生去改?有一些能改,有一些是真的改不过来了,尤其是研究生阶段,一入学是什么样的为人,毕业时也是那样,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总结一下:
1)给公开的研究生论文增加一个指标,导师(或者评阅专家)打分,如果是60分,虽然及格了,但是这个分数提醒大家,她的论文的水平导师是不太认可的;或者论文的错误没按照导师要求修改;这篇论文的可参考性不高。
2)给少部分不靠谱的学生一条活路,花太多时间去教育他们也改变不了他们;他们可能不适合做科研,也许做别的事情能做的更好,不要因为一篇论文把他们一棒子打si。
3)多花时间在为人靠谱的学生身上。
--
修改:floatingboat FROM 111.201.25.*
FROM 111.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