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东北大学这事儿,学院的书籍和院长得受处分吧
欧洲企业基本上是基操,美国企业咱们没去过。
说不好听的,不是欧洲资本家就有良心,而是人家的法制体系下,这种严重事故会面临大量官司和巨额索赔,资本家为了降低自身风险会把这些做好。
我国一方面不允许受害者巨额索赔,另一方面出了事儿抓人扛锅,但资方基本上毛事儿没有,国企领导在国资眼里也就是个打工的。资本不用承担事故的实际损失,就没有内在动力改好,各种检查强调都是走过场。
【 在 dolphinfly 的大作中提到: 】
: 地上有专门为参观者路线的步行区域
: 对流水线的保护非常到位
: 当然,我也没去过别的车厂参观过
: ...................
--来自微微水木3.5.17
--
FROM 111.193.91.*
如果是焊接的,本身就不应该走人。格栅板至少两条对边应该在框架梁上。
初中物理就应该学过,一个绳子拉直中间一个很小的横向力就能把绳子扯断。格栅板水平焊接起来,上面有人,焊点受到的集中力会很大,很容易撕扯开。
【 在 HYNOS 的大作中提到: 】
: 格栅板子本来就是一块块铁板焊接起来的,说焊接旧伤,其实就是我说的工艺有问题,
: 说不定是层层外包给到了路边个体户。
: 【 在 FL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
--来自微微水木3.5.17
--
FROM 111.193.91.*
企业只管生产的话,没有这回事。
参观实习是学校的需求。企业平常的安全管理,那是只管自己生产的需求。
不知道学校这种参观实习,是不是要给企业相应的费用,是不是有人提前和企业对接把隐患排查一下?
我上学时,联系带同学去老家实践,都是自己提前走一遍的。
【 在 sysumove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事就是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如果处罚学校,那以后所有生产实习都别开了,所有人就学编程吧,电气都不行会电死人
: 【 在 babu2015 的大作中提到: 】
: --
: ...................
--来自微微水木3.5.17
--
FROM 111.193.91.*
据央视新闻,每相邻的两块格栅板共用一块横梁。横梁位于接缝位置下侧,宽度较窄。所以格栅板的两端仅有约1指宽的幅度搭在横梁上。
猜测是安装的时候没有固定死,板子四周有活动间隙,但是依托的横梁只挂住了 1cm 左右,所以一旦板子移位过大,就整体翻了下去,成了“翻板”。
至于为啥没固定死,可能是偷工,也可能是为了方便拆卸检修。
【 在 AOC (AOC)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是焊接的,本身就不应该走人。格栅板至少两条对边应该在框架梁上。
:
: 初中物理就应该学过,一个绳子拉直中间一个很小的横向力就能把绳子扯断。格栅板水平焊接起来,上面有人,焊点受到的集中力会很大,很容易撕扯开。
:
--
FROM 106.226.56.*
只搭接1cm肯定是不符合规范的。
【 在 HYNOS 的大作中提到: 】
: 据央视新闻,每相邻的两块格栅板共用一块横梁。横梁位于接缝位置下侧,宽度较窄。所以格栅板的两端仅有约1指宽的幅度搭在横梁上。
:
: 猜测是安装的时候没有固定死,板子四周有活动间隙,但是依托的横梁只挂住了 1cm 左右,所以一旦板子移位过大,就整体翻了下去,成了“翻板”。
: ...................
--来自微微水木3.5.17
--
FROM 111.193.91.*
新闻稿说是相邻的两块板子共用横梁,也就是说这根梁是 2cm 宽度,也可能是梁断了。
这么大的事故,现在连当时的情况都是语焉不详的,真是无话可说。
【 在 AOC (AOC) 的大作中提到: 】
: 只搭接1cm肯定是不符合规范的。
: 【 在 HYNOS 的大作中提到: 】
: : 据央视新闻,每相邻的两块格栅板共用一块横梁。横梁位于接缝位置下侧,宽度较窄。所以格栅板的两端仅有约1指宽的幅度搭在横梁上。
: :
--
FROM 106.226.56.*
没毛病
【 在 AOC 的大作中提到: 】
: 欧洲企业基本上是基操,美国企业咱们没去过。
: 说不好听的,不是欧洲资本家就有良心,而是人家的法制体系下,这种严重事故会面临大量官司和巨额索赔,资本家为了降低自身风险会把这些做好。
: 我国一方面不允许受害者巨额索赔,另一方面出了事儿抓人扛锅,但资方基本上毛事儿没有,国企领导在国资眼里也就是个打工的。资本不用承担事故的实际损失,就没有内在动力改好,各种检查强调都是走过场。
--
FROM 202.118.18.*
这梁也太细了吧
【 在 HYNOS 的大作中提到: 】
: 新闻稿说是相邻的两块板子共用横梁,也就是说这根梁是 2cm 宽度,也可能是梁断了。
: 这么大的事故,现在连当时的情况都是语焉不详的,真是无话可说。
--
FROM 111.85.200.*
只是搭上的话,就有点太简陋了,比脚手架都简陋,脚手架还有个挂钩呢。
不过我认为根本原因还是学生没常识,
能挤7个人的板子,基本上就是人挤人了,肉贴肉了。
板子再宽的话,强度就更不够了。
【 在 HYNOS 的大作中提到: 】
: 据央视新闻,每相邻的两块格栅板共用一块横梁。横梁位于接缝位置下侧,宽度较窄。所以格栅板的两端仅有约1指宽的幅度搭在横梁上。
: 猜测是安装的时候没有固定死,板子四周有活动间隙,但是依托的横梁只挂住了 1cm 左右,所以一旦板子移位过大,就整体翻了下去,成了“翻板”。
: 至于为啥没固定死,可能是偷工,也可能是为了方便拆卸检修。
: ...................
--
FROM 39.152.24.40
好像哪个新闻稿里说板子是 3 米长的大板,六七个人不挤的
【 在 FL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只是搭上的话,就有点太简陋了,比脚手架都简陋,脚手架还有个挂钩呢。
: 不过我认为根本原因还是学生没常识,
: 能挤7个人的板子,基本上就是人挤人了,肉贴肉了。
: ...................
--
FROM 183.219.61.*